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低价电商无原罪,高价出不了Costco

2024-07-05 03:08 来源:网络 点击:

低价电商无原罪,高价出不了Costco

文 | 思辨财经

作为最早的商业形态,零售业一直存在着一些定式思维,如 " 价高 = 高利润 "。在该理论指导下,全世界主流企业都朝着高定价,高毛利方面狂飙,此中确实也诞生了许多堪称伟大的公司,站在在利润之巅收获满满。

只是当我们重新回顾商业史时,会发现商业逻辑并非上述那般简单浅显,以 " 实惠 + 高周转 " 模式造就了一个个商业帝国,其成就毫不逊色 " 高附加值 " 企业,如全球瞩目的山姆会员店,Costco 到日本的无印良品,再到我国的名创优品,均放弃了高品牌溢价模式,追求极致的质价比,也成为了行业佼佼者。

无独有偶,在 2024 年 618 期间就低价与高价曾进行了广泛热议,言辞激烈者批判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主打 " 低价格力 ",这会让制造企业无利可谋,更有甚者认为拼多多的质价比电商将毁掉我国制造业。

争议究竟是耸人听闻还是事实果真如此呢?我们核心观点:

其一,零售之路并非品牌溢价一条;

其二,当前我国白牌崛起,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新的消费趋势下,价格力和性价比权重提高;

其三,Costco 们的成功,企业往往以实惠撬动消费者,进而通过倒逼供应链和重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低价在新的商业模式中具有必要不充分性。

极致性价比:优衣库和 Zara 的成功之道

篇幅原因,本文首先聚焦在服装行业。

普遍认知中,高价意味着产品有巨大的品牌力,品牌营销讲师们将此视为 " 品牌溢价能力 "。

只是高价就必然等于高毛利率吗?本文以优衣库和 Zara 为例,在《UNIQLO 和 ZARA 的经营学》这本书中我们找到了反面例子。

最初研究 Zara 和优衣库时,我们本能会觉得这是一个薄利多销的典型例子:企业设置行业 " 地板价 ",以此提高获客能力,最终以规模效应实现巨额利润。

最初看到中泰证券制作的行业平均毛利率对比时,我们是十分诧异的。尽管 Zara 和优衣库定价已经十分保守,但产品毛利率对比行业平均水平仍是不遑多让,如 Zara 定价基本是同行的一半,毛利率水平却大于同类。

这到底是为何呢,低价换回来仍然是高利润,品牌溢价理论在此失效。

我们注意到了行业的折扣率,虽然企业最初定价都铆足劲往高了报,但在库存积压之后(在时尚潮流转瞬即逝的背景下),又往往要低价去库存以缓释现金流压力,此部分成本就会转嫁在企业成本之上。对比之下,优衣库和 Zara 的折扣率乃是非常之低的,换句话说高定价不一定意味着高毛利率,相反还可能会被动承担高库存的成本风险。

《UNIQLO 和 ZARA 的经营学》这本书对服装行业提出了自己独有的看法,我们归纳归纳为:

1)尽管有各种研究人员在密切跟踪分析和研判时尚潮流,但必须得承认准确预测潮流是几乎不可能的,尤其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网红崛起,潮流衍射共振,传统时尚中心欧洲顶尖设计师的权威被削弱,流行时尚话语权走向平权化,潮流走向变得更加不可捉摸;

2)如果误判潮流," 卖家 " 就要承担巨额的交易成本,包含但不限于库存成本,机会成本,其中一部分被卖家直接承担(过季折扣力度非常之大),另一部分通过价格被转嫁给消费者。

简单来说,企业定价除了一部分所谓的品牌力之外,其余大部分乃是消费者的被动承担的 " 潮流预测过失成本 "。

那么 Zara 和优衣库又是如何走出新路子呢?

既然时尚趋势不可能精准预测,且产品上市越久越有沦为 " 尾货 " 的风险,优衣库和 Zara 采取了自己特有的性价比公式:

优衣库性价比 = 质量 / 价格,以生产基础款休闲服为主(不受潮流影响),规模效应分摊成本,使得同等质量水平价格最低,以高性价比商品闻名(俗称高品低价);

Zara 性价比 = 时尚 / 价格,作为快时尚品牌,Zara 紧贴时尚风向(如面料,花色,款式等等),为避开押错注风险,Zara 乃是突出 " 快字诀 " 当先,如把最初策划到上架的时间从 6-9 个月缩短到约 2 个月,这就可以收获第一轮的时尚趋势红利,又比如采取测试销售模式(先上新 25% 的新品,测试市场效果再决定下一步规模)。又放弃大量销售机会,以少量、多品种、最新流行为生产策略,通过高速流转预测错误成本,以低价撬动用户的时尚获得感。

虽同为服装企业,优衣库和 Zara 均是通过模式创新,从不同侧面将低价视为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又通过重组产业链(两家企业对制造和零售端都具有高度的控制权),打造了一代商业传奇。

作为线上零售化程度最高的品类之一,我国服装业在最早期产生过复制 Zara 和优衣库的萌芽。彼时涌现了裂帛,韩都衣舍,戎美为代表的电商原生品牌,以低价迅速走量,产品周转效率十分之高,又依托江浙地区产业链,紧随国际潮流,引一时风气之先。

只是随后出于 IPO 且受品牌营销大师们的鼓动,线上品牌纷纷要提高 " 品牌力 ",简单来说就是线下开店,大打广告,同时产品价格带上移。

在经营的十字路口,这些企业选择了最老套的路子,如此干脆丢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线下走货速度慢),价格带上移又稀释了自身的性价比,上述品牌除戎美 IPO 成功外,裂帛和韩都衣舍均未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行业内外定式思维之严重足可见一斑。

忘掉品牌高溢价力,靠极致质价比复刻 Costco

兜兜转转十余年,行业又走到了新的路口,究竟是声讨拼多多为代表的线上企业主打质价比,执拗于追求 " 品牌力 ",还是要大胆拥抱这一新变化呢?

价格力的反对者们认为,一味追求低价会严重制约企业利润,还会严重危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若此假设为真,在行业层面将会表现为:价格带下行,利润超薄。

当我们用宏观数据验证上述驾驶时,却发现理论与结果难以自洽,当前我国服装行业价格带正逐渐上移(CPI 进入明显修复通道),另一方面限额以上服装零售同比增长仍然略显沉闷,此部分商品总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年商品零售总额在 500 万元以上企业),简单来说行业总需求正在悄然上行,只是规模以上企业并未从此攫取到足够利益。

总体上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对规模以上企业(品牌力升级的主力)的兴趣仍属寥寥,那么支撑 CPI 需求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想到了白牌。

白牌,我们通俗认为是 " 没有牌子的商品 ",用户对其选择往往侧重于性价比。贝恩咨询对此有如下表述:

一个市场从初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的溢价会不断升高,从白牌充斥的散装市场进化为由品牌主导的高集中度市场。然而,随着品牌对市场的渗透进入瓶颈,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的溢价也会到达顶点,保持平稳甚至会有所下降。

互联网发展之后,制造商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很大程度降低了渠道和营销成本,其后乘移动互联网东风 C2M 模式得以壮大,拼多多便是以白牌商品起家和著称,以有今日之规模。

考虑到我国白牌商品发展较晚,相当部分仍在 " 限额以上零售 " 序列之外,这也就可以解释上图中我们的困惑,消费者对消费以及消费升级并未躺平,而是将白牌视为消费模式。

拼多多们的低价格措施并未给制造业带来 " 灭顶之灾 ",相反主动拥抱新变化的商家在此是获得了需求暴涨红利的。

当主流咨询人士仍孜孜不倦号召企业大做高品牌溢价时,消费者开始用钱包投票,越发倾向于高性价比商品,且此部分商品的价格中枢受需求膨胀影响又是在潜在上行的(CPI 上行的重要推手)。

这也能从东吴证券的报告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见下图

近几年我国人均服装消费支出占人均总消费的比重在明显下降,但支出总金额在企稳回升,表现在消费行为越加保守,对商品的选择也越有主见,对品牌力的营销手段影响的概率越来越小," 平替 " 越来越多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中。

白牌商家的崛起应非偶然,而是长期趋势。这与此前的日本消费市场非常类似,彼时日本经济经历多年繁荣,居民消费越发理性,去品牌化开始逐渐成为社会风潮,无印良品也就应运而生(彼时无印良品的去品牌化也就是今日的白牌)。

如今被我国零售界膜拜的 Costco,其经营理念为 " 致力于以可能的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 ",质价比成为企业的最鲜明特征,维护价格力的手段除市场热议的会员费之外,自有品牌功不可没,如前文无印良品去品牌化如出一辙,均追求产品本身,拒绝品牌升级(贝恩咨询认为广义的白牌也包含自有品牌)。

至此我们就对我国的零售市场有了新的认识:

1)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升级,越发侧重性价比;

2)主打性价比的白牌类商家的零售权重将持续放大、

3)主打品牌力溢价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在当前特殊时点下,上述趋于与传统思维下的品牌升级理论相碰撞,就会产生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最近的一系列风波生逢其时。

理清楚路线问题之后,就不难发现零售业并非品牌溢价一条路可以走,低价也不应该被妖魔化,白牌作为零售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被轻视。

在线下零售时代,企业要通过对产业链的把控和对消费者触达双重工作,以高速成长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并推动门店的扩张。

其模式的 " 快 ",依托于产业链的把控,但受限于门店的数量。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白牌商家所处环境更为优越。

以拼多多为例,其多年经营下的 " 高质价比 " 特征已经深入人心,也是众多平台电商中唯一始终坚持 C2M 模式,将白牌视为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平台至今仍处在高速增长周期,商家可以在此获得规模效应,以进一步摊薄成本。

在上一个十字路口,韩都衣舍们选择了 " 升级品牌力 ",错过了 PC 时代的重要机会,如今我们又站在新的路口,仍然有声音在鼓动走 " 品牌力溢价 " 道路,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想想 Costco 们的成功,再看看品牌溢价升级道路上的 " 累累白骨 ",我们心中应该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