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来一次“血脉还乡”:龙舟之乡寻龙记

2024-06-11 07:11 来源:网络 点击:

来一次“血脉还乡”:龙舟之乡寻龙记

端午临近,广东东莞中堂镇霍沃标龙船厂的师傅们正为 " 卧躺 " 的龙舟抛光打磨,进行最后的冲刺。霍沃标是龙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走在散落满地的木屑和鞭炮红纸上,脚步匆匆。

" 这条龙舟明天上午十点就要下水采青,再过两天,厂里所有的龙舟都要下水了。" 他指着身旁的龙舟对记者说,另一只手举着锤子,正仔细检查舟身各部件,对涂满棕色树脂胶的交接处进行最后加固。

端午前后正是龙舟工厂最繁忙的时刻。东莞市中堂镇是 " 中国龙舟之乡 ",这里的龙舟制作技艺已有 300 多年历史,2008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 " 好龙舟,中堂造 " 的美誉。

端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中堂镇,来到东江龙舟的诞生地,向龙舟制作师傅探寻 " 新龙 " 诞生的秘密——

它不仅承载着水乡儿女奋勇争先的精神,寄托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更彰显着 " 造龙者 " 与龙舟间的绵长情谊。

1、家族手艺 依然坚守

在霍沃标龙船厂内,电锯的声音,锤子、凿子的敲击声,打磨声此起彼伏,混合着木屑的空气涌进鼻腔。

" 今年要做 16 条龙舟,订单主要来自广州增城,有的销往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霍沃标告诉记者,制作一条龙舟前后大概需要十六七天。最忙的时候,为了确保准时出货,厂里十几位师傅每天需要加班赶工到深夜。

这家龙船厂是霍沃标在 1981 年独自创办的,他自幼跟随父亲霍恩泽学习龙舟制作,20 岁那年高中毕业后正式投身造船行业," 我爸爸在我 25 岁那年就过世了,临终前将龙舟尺寸簿留给我,希望我把这门家族手艺传下去。"

43 年间,他担任厂长及大师傅,历经三次建厂、两次搬迁,最终将工厂搬回最初地址,即如今中堂镇滨河东路的围堤边上。

霍沃标回忆,此处曾是一片滩涂,紧挨着东江渡口,乃东莞去往广州的必经之路,他用锄头、砂铲填土造厂,一砖一瓦都用汗水浇滴。

说话间,霍沃标已提起装满清漆的塑料桶,用刷子在龙舟上来回涂抹。他的话也随舟身弧线自然流出:" 我是第六代传人,家族传承已有 200 多年,感觉自己身上流淌着做龙舟的基因。五十多年来没有犹豫过,对做龙舟感兴趣,更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

龙舟厂的墙面上,挂满了客户送来的数十面锦旗,记录着霍沃标制造 600 余条龙舟的辉煌业绩。

2、变通创新 " 威水 " 常在

今年 5 月 1 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广东省非遗馆内,陈列着一条长达 22 米的龙舟,这便是出自霍沃标之手,它诞生于香港回归的 1997 年,屡次为在国际大赛斩获殊荣立下 " 汗马功劳 "。

相比东莞传统龙舟大约 28-30 米的身长,这条 " 龙 " 虽然是广东省非遗馆内体量最大的展品,却还是只能算一条 " 中龙 "。说起缘由,就不得不提霍沃标因时而变的创新思维和精湛技艺。

" 这条龙舟最初就是供龙舟俱乐部训练使用而诞生的。" 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副馆长邵学成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 当时东莞有个海鲨龙舟俱乐部,经常参加各地龙舟赛。由于俱乐部参赛使用的标准 22 人竞技龙舟,其材质、体积、结构都与传统木质龙舟不同,为了让划手们更好地适应比赛,霍沃标按照标准龙舟的样式专为俱乐部制作了这条杉木龙舟,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比起玻璃钢材质的标准竞技龙舟,划手们用这条创新型 " 传统龙 " 训练负重量更大,这让他们在正式比赛时划得更快更有力。不负众望,这条龙舟助力中堂海鲨龙舟俱乐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大赛场并屡获殊荣。

" 真正的手艺人需要有灵活变通的能力,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创新。" 这是霍沃标从业多年来得出的结论,而且在躬身践行。

后来,霍沃标从水上飞艇的底部结构中汲取灵感,将传统龙舟的蝴蝶底改为三角底,使得龙舟阻水力变小,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速度更快。他拿出一张纸,寥寥几笔就把龙舟的底部结构勾勒出来。

" 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好的龙舟。" 他指着一个圆柱状的 " 船底 "," 底部是最重要的,做龙舟第一步是做底,抛物线、结构决定了吃水深度。" 他接着补充,底骨需要选垂直的大杉树,硬挺坚固,船才能如飞箭般往前冲,又快又稳。

2012 年,经由他改良的第一批龙舟下水参赛,首次亮相就代表东莞中堂摘得冠军。此后连续六年,他设计的龙舟均在中华龙舟大赛传统龙舟组中获得第一名。" 那条多次获得冠军的‘龙王’还保存在厂里,前几年退役了,我一直不舍得拆掉它。" 谈及这些 " 威水史 ",霍沃标颇为自豪与感慨。

同样被他珍藏起来的还有旧时做龙舟用的传统工具龙骨夯——办工厂之前下乡驻村装龙船用于固定底骨木桩的工具。随着工厂和工艺的发展,该工具如今已被淘汰。

霍沃标希望未来能基于自己的工厂,办一个小型展览厅," 虽然这些老工具如今都不再使用了,但我希望几十年来龙舟制作行业的发展和工匠们的不易能被大家看见。"

3、子承父业 热力传续

近些年来,技艺的传承也成为霍沃标心头的牵挂。目前厂里的师傅大多五十岁以上,常驻工厂的只有一两个人,旺季的三个月做龙舟,淡季只能雕刻龙头。然而,据邵学成介绍:" 过去在造船业最鼎盛的时期,仅中堂镇斗朗村就有 10 余间造船厂。" 目前中堂镇还保留有 4 家龙船厂。

中堂镇位于东莞的水乡片区,有着 300 多年的造船史。水网密布、河湖纵横的水文特征,造就了发达的水路运输。村民们以船代步的生活习性,让当地造船业辉煌一时。水乡自然环境同时孕育了龙舟习俗,造船师傅们也都熟练掌握龙舟制作技艺。

随着时代变迁,交通日益便利,人们日常生活几乎不再需要依靠木船,但扒龙舟习俗依然保留下来,龙船成为造船师傅们的主业。

龙舟制作行业的发展与当地龙舟习俗的兴盛及民众的关注密不可分。

邵学成表示,从去年开始,龙船订单呈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形势,直到今年,中堂 4 家龙船厂的订单也都接不过来,供不应求,普遍都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

近年来的 " 龙舟热 " 引起了相当多年轻人的关注,如今已陆续有年轻人加入龙舟制作行列中," 可能人数暂时还不多,但至少这帮年轻人已经可以担起大旗,能够独立制作龙舟了。" 邵学成说。

" 现在我的手艺都传给儿子了,他已经熟练掌握了龙舟制作全流程,我也准备退休了。" 霍沃标颇为自豪地展示儿子设计制作的龙舟造型茶桌,以及龙舟主题的拼图、微缩模型等文创产品,脸上泛起笑容。

4、频频出圈 血脉 " 还乡 "

龙年看龙舟。连日来,在珠三角大大小小的河道上,龙舟竞渡 " 狂飙 " 之景如火如荼。鼓声阵阵、呐喊不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贯穿在中国各地传统民俗之中。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龙舟竞渡是表现形式之一。

在岭南,人们把对龙图腾的崇拜和敬畏之心,化作龙舟这一具象,以扒龙舟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邵学成从事非遗保护工作近 9 年了,观看龙舟盛景是他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他看来,世代传承的龙舟习俗承载着湾区人民的精神,群众高涨的热情体现出他们对当地传统龙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 每到龙舟时间,网上的段子铺天盖地,‘房东的竞赛’‘输了要跪祠堂’等话题都表明老百姓对龙舟习俗的持续关注。因为龙舟是一项集体活动,人与舟之间已然形成一种默契。" 在他看来,龙舟是大湾区人民身份认同的载体。

即使各区域龙舟的形制、习俗略有不同,各具特色,但无论对 " 造龙者 " 还是 " 划龙者 " 而言,借助龙舟这一载体凸显的团结一心、奋勇争先的精神是一致的。

端午节临近,近年已频频 " 出圈 "、极具地域特色的岭南龙舟文化,将再次突破 " 一村一地 " 的自娱自乐式民俗活动,成为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的旅游 " 新密码 "。

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府民俗文化专家曾应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输赢以外,龙舟的精神内核有着更广泛的意义," 直至今日,龙船仍以手工打造、靠人力划动,这样的传统延续千年。龙舟习俗可以被视为一次血脉上的‘还乡’,这种精神深入骨髓,代代相传。"

因为做龙舟,霍沃标必须看龙舟。" 要观察自己的龙船和别人的有什么差异,分析龙船的长度、造型,留意水流方向、潮汐变化。" 而作为生长于东江河岸的广东人,霍沃标感到看龙舟更多的是快乐。

闲暇间隙,他坐在儿子设计的龙舟茶桌边休息," 退休以后我更希望专心做一名观众,和孙女一起看龙舟,热热闹闹地过节。"

统筹|邓琼 侯恕望 朱绍杰

采写|周欣怡 梁善茵

拍摄|钟振彬

剪辑|王炯勋

海报设计|曹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