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刻不容缓
这件事,刻不容缓
快递员的日子,最近不好过。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本是利好行业长期发展的快递新规,引发了快递行业的连锁反应。
有些快递小哥辞职了;
也有快递员为了赶时间,出了小事故,赔了半年收入;
还有从业者吐槽," 收入没有罚款高 "" 为了送货上门,电话费增加了一千块 "。
但这样不对,错的不是快递小哥,也不是新规,目前," 这种失衡 " 背后,蕴含着一个道理:
劳动者最光荣,劳动者也需要有保障。
(一)
每年两会," 劳动保障 " 总是个热词。比如,今年两会,就有人提出 " 离线休息权 " 应该被重视,也有人认为劳动保障制度应该加速进行 " 适老化改造 " 进程。
但,这些可能还不算最要紧的。
当下,有一个群体的劳动保障,既重要,又紧急,甚至称得上刻不容缓。
这个劳动者群体,就是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
它包括了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是互联网的产物。
跟传统就业形态相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更灵活、工作方式跟手机和互联网紧密相关、工作内容多样且多变、工作时间有弹性、工作安排更多由个人支配而非组织安排……
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为中国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就从业者看来,新就业形态,优势有三:
1、工作自由度、自主性高;
2、准入门槛低;
3、为争夺市场,互联网巨头们往往经常会提供 " 高补贴 ",这不光拉高了从业者的收入,还有直击人性的 " 惊喜感 "。
于是,短短十数年内,"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 人群迅速变大。送快递、送外卖,成了很多人的就业选择。
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主要群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 8400 万人,占职工总数近 21%。
而除了规模大,更重要的是 " 介入深 "。
如今,"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 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着中国所有的城市与农村,并成为所有行业的 " 最后一公里 "。
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个群体,有时却是极为脆弱的。
这种脆弱已经率先暴露在竞争激烈的快递员群体中。
(二)
媒体曾集中报道过这样一位快递小哥的故事。
2021 年时,快递员张某某于派件途中突发疾病,同事看到后拨打 120 送到医院。被确诊为 " 主动脉夹层 " 这一凶险急症后,他在急诊急救室被抢救了三天,后来转到心脏大血管外科,需手术方有生机。
但是,手术费用需要 40 万元,而他拿不出这个钱。
当地民众进行了捐助——尤其是当地媒体发现,外号叫小胖的这名快递员,之前热衷于做公益,曾献血高达 15、6 次,并报名捐髓后。
但是,最终手术费仍未凑齐,小胖被迫出院,几天后,不幸去世。
事后,快递员人群被社会深度关注,人们发现," 自由的工作 " 背后,有时另有代价。
1、快递员的收入并不均衡,我们能看到 " 快递小哥月入 3 万 " 这样的逸闻,更能见月入几千的众生;
2、快递员的收入并不稳定,看资源,看积累,也看运气;
3、都是快递员,但身份仍有不同。与快递公司直签的 " 专职快递员 " 和与第三方公司签约的 " 众包快递员 ",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 " 劳动保障 "。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快递公司会选择将大部分业务都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而第三方公司再分发给快递员。通常情况下,这些快递员大多将这份工作视为 " 短工 ",更看中现金,而第三方公司也乐见其成,最多为这些员工购买 " 意外险 "。
至于保险,请自便。
买保险就意味着花工资,更何况,谁会觉得能轮到自己出事?
小胖这样悲剧的背后,是人性的博弈,也是行业的弊端。
一方面,这个行业越来越大,竞争却越来越激烈。
据中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1320.7 亿件,同比增长 19.4%,业务量还在不断增长。为了争抢业务,各个快递公司纷纷压低自己的报价,在义乌这样的快递大市," 八毛发全国 " 的情况早已不新鲜。
快递公司咬着牙,亏着本,打价格血战,就意味着要压缩成本,最先砍掉的,就是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劳动保障。
另一方面,这个行业跟经济生活绑定日甚一日,受法律法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
今年 3 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实施,其中第 28 条规定: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这当然能够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也对于逐步陷入价格战的快递行业来说,是期盼很久的事。但同时对于一些加盟系快递企业来说,一时间,行业风起云涌。
人人都知道,行业拐点到了,再这样下去不行。但是,往哪走?
有人不想着 " 用发展来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 ",反而怨天尤人,觉得当前这种行业价格血战的背景之下,快递员想要不违规,只能减少工作量," 原本一天能派 300 个件,现在一半都不到,收入受到影响,快递员自然会离职。"
这好像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刻意忽略了一个变量:
快递公司的作用,或者说,快递公司应该起到的作用。
实际上,就在 2024 年 3 月 1 日快递新规中,也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比如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不光没有出现离职潮,身边的小哥,依然是几年前的小哥,而且,肉眼可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群,涌入了京东物流。
凭什么?
3 月 6 日盘后,京东物流披露 2023 年度报告。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66.25 亿元,同比增长 21.3%;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 27.6 亿元,同比增加 218.8%。
营收、净利创新高。这背后,京东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增效;
第二、实现科学管理,降本;
第三、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人的正向反馈。
" 京东的快递员,向来是这个行业中最忠诚的一线员工。" 有行业从业者曾感慨," 他们真正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一部分,而非牛马,真心维护公司的声誉,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甚至可以为为公司带来新的客户。"
这背后,有个道理很简单:
" 将心比心 "。
(四)
60 岁的快递员王斌生活在武汉,在京东物流工作十几年。退休后,他首月领到了 5646 元的退休金。
京东物流员工,江苏人杨路被检查出患上了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京东的 " 员工救助基金 " 为他提供了 52 万 " 救命钱 ",帮助他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快递新规中,不少快递员吐槽 " 一个月电话费要增加上千元 "、" 电话号码被封 "?而同样坚持 17 年送货上门的京东快递员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据山东济南一位京东小哥说,为了保障快递小哥上门服务,他们的电话卡是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不仅实名备案,而且推出的 " 小哥套餐 " 一个月有近 4000 分钟通话时长和几十 G 流量,套餐费用公司支付。这样算下来,又给小哥省了一笔钱。
实际上,在 " 劳动保障 " 这方面,京东一直是行业里有口皆碑。
正式合同、六险一金、医疗保障、人文关怀、司龄补贴、员工公寓,甚至 " 给小哥办的套餐每个月有 4000 分钟通话和几十 G 流量 " 这样的细节,京东为普通员工构建了一个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系统。
这样的投入是巨大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京东物流一线人力资源支出达 821 亿元,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同比增长 23.9%。
但这么做也是值得的,因为只有员工全力以赴,企业才会卓有成效,产品和服务会越来越好,消费者也才能最终获益。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别人想学京东,也不容易,因为京东的基因,京东的实力,京东的积累,别人有时真学不会。
毕竟,在中国,少有一个企业家像刘强东一样,称一线员工为兄弟,而员工也视之为 " 东哥 "。
与其复制,还不如回归本质:
" 把人当人看,自会有回报。"
(五)
今年,在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推动下,各省市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落实《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把快递员基本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并将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对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情况的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好事,但仍需时间。
不过,从京东的身上,至少能看到一点儿关于劳动保障的社会运行规律:
" 劳动保障 " 这件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科技发展的推动,还需要社会观念的共识,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应该是企业。
当然,这是投资,而非成本。
毕竟,有意愿、有能力的劳动者才是这个社会最关键的要素,企业想要发展,需要尽力促成这个局面。
京东已经证实,一个由企业率先推动的正向螺旋可以构建,而且它会越转越快,越来越省力,直至切实有效。
" 上面有政策,企业强保障,员工有奔头,服务赢客户。"
这应该成为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所有行业的共识,而非个例。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哥(ID:ntanqin)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
-
- 阿里又在AI上大出血了
-
2024-03-12 21:34:17
-
- 阿里为何投资了这么多大模型?
-
2024-03-12 21:32:01
-
- 月薪5000元,看不起付费短剧
-
2024-03-12 21:29:46
-
- 从“瓶子到积木”计划失败 ,玩具巨头乐高可持续发展表现如何?
-
2024-03-12 21:27:30
-
- 理想MEGA战败,不能全赖黑公关
-
2024-03-12 21:25:14
-
- 外国亲戚正在掀起一股来华旅游潮
-
2024-03-12 21:22:57
-
- 课间10分钟能否改为半小时?
-
2024-03-12 02:03:09
-
- 李想拿什么拯救MEGA?
-
2024-03-12 02:00:51
-
- 内燃机专业毕业生的困惑:新能源时代抛弃了我们?
-
2024-03-12 01:58:34
-
- 一个D轮独角兽宣布破产
-
2024-03-12 01:56:17
-
- 这次TikTok真的危险了
-
2024-03-12 01:54:00
-
- Sora还没开源,但这家国产AIGC视频公司已经靠还原现实赚钱了
-
2024-03-12 01:51:43
-
- 日本公务员穷疯?为200块生活费连夜偷14个井盖、上班写小说糊口,网友:铁饭
-
2024-03-12 01:49:26
-
- 苹果只剩降价一条路
-
2024-03-12 01:47:09
-
- 特斯拉、英伟达投身其中,人形机器人能借AI风口起飞吗?
-
2024-03-12 01:44:52
-
- 塞斯纳A-37“蜻蜓”攻击机 越南战场的另类机型 如今执行禁毒任务
-
2024-03-12 01:42:35
-
-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再易主,深圳大幅超车,还有这些城市在踩油门
-
2024-03-09 16:11:04
-
- 3000点之后,“命好”的人开始赚钱了
-
2024-03-09 16:08:48
-
- 抖音能打,不代表TikTok是出海好搭子
-
2024-03-09 16:06:32
-
- 首富的困扰:钟睒睒是蛇吗?
-
2024-03-09 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