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RBF吹进门,东北人民抖精神

2024-04-19 08:49 来源:网络 点击:

RBF吹进门,东北人民抖精神

文   |   徐牧心

编辑   |   刘旌

春节里,展豪心情不错,甚至大年初一的上午还去拜访了两家品牌。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新事业 " 诸葛开店 " ——这位曾经的天使投资人正借此全面转向 RBF 餐饮投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 " 春节前投资了一批店,太吓人了,咣咣回钱。"

整个东北地区也过了个好年。" 尔滨 " 与小土豆的双向奔赴让其实现旅游总收入 164.2 亿元,曾在东三省里垫底的辽宁也因为沈阳拿下了春晚分会场的缘故,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572.7%。东北的小店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其背后的 RBF 投资人浮出水面。

RBF,或许是与这种 " 区域短时爆火、收入猛涨 " 最相得益彰的投资方式。RBF 是 Revenue Based Financing 是缩写,重点是 Revenue(收入),面向餐饮、零售、服务等有稳定现金流的实体业主,只投资单个门店,并以一定比例与单店每日(或每月)收入分成,投资额方面,行业平均水平是单店 30-50 万。目前国内主打这种投资方式的机构主要有滴灌通、永川资产、只投资连锁餐饮的诸葛开店等,一些传统股权基金也在纷纷尝试新增 RBF 基金。

东北,正在成为受益最大的地域。

长久以来,一句 " 投资不过山海关 " 是压在黑土地上的一句咒语,这里一向被视为计划经济因素留存最多的地方,权力的傲慢、上市公司爆雷以及人口流失成为资金流入的阻碍。然而,股权投资跨不过去的关隘,正巧留了一条缝隙。

东北菜与东北人

滴灌通高级副总裁、北区负责人刘正东的面前有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实时滚动更新着整个北区的挂牌企业数据。截止目前,滴灌通澳交所数据显示已有 192 个北方品牌挂牌融资,挂牌门店数达到 2800 家。

刘正东告诉「暗涌 Waves」:在全国范围内,挂牌门店数量最多的是线下零售,主要包括综合零售超市、生活日用等,甚至包括一些无人零售业态。北京和山东的门店则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东北地区则以餐饮为主。滴灌通在这里合作了哈夫酒馆、破店以及刚登陆滴灌通澳交所的月采厨房。

这里所指的东北餐饮,并不仅限于开在东三省的门店,而也包含总部位于东北,门店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的连锁餐饮品牌,如米村拌饭、喜家德水饺、隐厨、杨国福与张亮麻辣烫等,其背后的老板都来自东北。

过去一年,展豪见了几百家品牌," 平均每天要吃 9 顿饭 ",他的走访与其他业内人士的观察,共同拼凑出一幅东北餐饮老板的群像:

>  1. 本土内卷严重

想要在一个使用 " 东北币 " 的极低客单价环境中脱颖而出,需要追求极致的人效与坪效,这造成了十分内卷的环境。因此,现在有很多外地门店抗拒进入东北,如果说此前的原因是不认可东北的市场潜力,那么现在则是因为害怕这里的激烈竞争。

>  2.   人口虹吸现象严重,门店集中在沈阳

内卷的环境,直接导致了门店的出走,但内卷的胜者,也具备了在全国发展的机会。数据显示,东三省中,辽宁各城市的两极分化更为明显,沈阳的门店数量断层第一,这背后是沈阳的品宣公司与第三方服务商更加完备。2023 年," 尔滨 " 虽火,但很多店在哈尔滨做出成绩后都会紧接着去沈阳发展,一个典型案例便是从吉林开到沈阳的米村拌饭。

而沈阳的门店则致力于开向全国,比如月采厨房,一家成长于沈阳的东北粤菜品牌,致力于将门店开往深圳。

>  3.   抓紧复购率与老客

东北老板更注重自己的商业模型与品牌价值,复购率与回头客对他们而言极为重要:因为人少,所以需要老客不断消费。因此在这里,网红品牌的魔法失效,缺乏内涵支撑,网红店只能昙花一现。

>  4. 跟着大哥走

经历过国企改制,东北老板们性格里仍以稳健为主。而在与品牌的沟通中,刘正东发现只要能跟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再去谈第二梯队的品牌就会格外容易," 大哥效应非常明显 "。

为什么是东北人更热衷于做餐饮?

这还要追溯到 90 年代。近年来突然流行起来的东北文艺复兴作品中,多会将故事背景设立在 90 年代的下岗潮。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首当其冲,数百万下岗职工开始谋求新生路,比如下海创业。但留在家乡的人很快发现,收入都没有的地方,哪来的消费者呢?

好在所有人都必须吃饭。低门槛的餐饮业由此成为海量劳动力的去处,连锁门店又能不拘泥于当地有限的消费水平,得以走向全国。

但连锁店品牌与股权投资并不完全契合,2021 年新消费正火热时,大量资金涌入催熟网红品牌,新门店接连开起来,后又接连倒闭,虎头局用其 600 天的生命佐证了这种股权投资与门店收入的错配。

于是 20 年后,新消费泡沫里折戟的投资人们也开始谋求新生路。

股权失意

" 所有股权投资我都再也不参与了。" 展豪说。

在成立诸葛开店之前,展豪是坚果创投的创始合伙人,投资了红领巾、金融一号店、村上一屋等 80 多个早期项目,从业于传统 PE/VC 行业十几年,而现在展豪决定逐渐将资金配置从 VC 中撤离,投入到 RBF 投资中。

于小野此前任职于大连一家企业的战投部门,投资了几家当地的消费品牌,而在看项目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相对单一,而新兴的 RBF 投资模式可以成为一种补充。于小野决定创办自己的 FA 机构,他告诉「暗涌 Waves」,一般当地 FA 会通过三种途径消化 sourcing 到的可用于投资的连锁门店:

第一,成为滴灌通等机构在当地的触角。2024 开年以来,滴灌通发展了很多合作伙伴用来 sourcing 项目,这种合作关系与传统 FA 推项目模式类似,滴灌通通过两年的实操测算出可投资的门店数据模型,包括两个维度:门店数量超过 10 家,或者年营收额超过 300 万,一般会先用老店来尝试合作,数据模型跑通后再投资新的门店。并且,合作伙伴有时也承担券商的功能,比如帮助品牌做好前往澳交所的材料准备等。

第二,一些传统股权类基金或处于转型尝试 RBF 投资的阶段,可以为其提供咨询服务。

第三,总有一些项目并不符合滴灌通等机构的硬性标准,此时于小野会将门店推荐给个人投资人。比如有一位个人投资人对茶饮赛道很感兴趣,想要寻找茶饮公司,又认为股权投资风险较高,便通过 RBF 的方式先接入门店。并且于小野会告诉他,如果通过他的注资孵化,门店拓展、营收良好,那么于小野会将该品牌再度推荐给其他大机构,他也可以实现安全退出。

将 RBF 作为股权投资的一道安全绳,是大部分投资人的选择,毕竟彻底离开 VC/PE 需要勇气。展豪告诉「暗涌 Waves」,他也劝说了身边很多朋友加入他 RBF,但大多数人仍在犹豫,不像他一样转身坚决。

而在刘正东看来,这恰恰说明了两种投资方式并不冲突:" 我们有大量门店是由专业投资机构推荐而来,开玩笑的话,有些品牌方觉得滴灌通在给他们打工,毕竟滴灌通出钱拓展门店,拉高估值,其收益更多在股东层面,而非门店收入层面。"

RBF 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是添花的手段,而非替代,它的兴起暗合着时代的情绪:不再赌那个成百上千倍,而要降低风险,拿稳定的回报,而还有什么比现金流、门店数据更具体且让人安心的呢?

当然,RBF 投资仍存在其自身的风险。于小野告诉「暗涌 Waves」,RBF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手段,当地创业者在心存顾虑之外,更多会试图找到该模式的漏洞。比如他在 sourcing 项目要时刻绷起的一根弦:如果有店主问及个人二维码收款的事情,那么一定要立刻将其 pass 掉。

滴灌通的风险管理则更为系统化。滴灌通最大的团队并非前台投资,而是技术团队。该团队支撑起了其与 13000 家挂牌门店分账系统的接入,即门店仍可以用自己的 saas 系统,只要将入口给到滴灌通,便能完成风控管理和抓取数据的工作。

加上滴灌通目前主要专注在滴灌通澳交所,似乎经历了两年的布局,如今正在走向 " 幕后 " 与平台化。

生命力

创业者并不总是欢迎手捧现金的投资人们,经历过餐饮 / 消费泡沫破碎的创始人尤为如此。展豪经历过一些尴尬时刻,餐饮行业创始人一见到他便忙不迭表示 " 不上市不融资 "、" 资本是坏东西 ",展豪数起这些话语时都归类得有名有姓。

但他也能理解这些创始人的顾虑," 股权投资的注入是一次性的,其实在倒逼企业迅速将这笔钱花出去。但餐饮行业有其自己的增长规律,和互联网时代爆发性增长不一样,所以小菜园从成立到上市走了整整 10 年。"

而陪几百家实体品牌走过疫情考验的刘正东,深知 " 活下去 " 的困难。他告诉「暗涌 Waves」:做全国连锁,首先需要做供应链覆盖,其次需要管理人员覆盖,其中前者更需要大量资金。此时对于企业而言就有了三种选择,凭借实体资产走银行贷款路线、通过股权融资并最终 IPO、寻求 RBF 类型投资资金。

越是优秀的企业,选项越多,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当下正处于股权融资难的客观环境中,但如果不扩展就更没有继续融资的机会,反而银行的贷款都有可能逾期。对于这些创始人而言,如何在不同时间段内组合这几种融资手段,才是他跌跌撞撞能活下来的关键。

RBF 投资的连锁品牌多面临这样的状况,他们可能本身接受过股权投资,但这些老股东们都需要退出。创始人刚走出疫情,却还没能缓过神来,此时却要拿出一大笔钱支持股东退出或者分红,面临困境。

因此创始人会找到 RBF 投资人,获得融资后将股权再整理,把老股东的股份收回来,或者拿去分红。当然,几乎每个创始人都表示,这只是暂时的,他们借此度过难关后,依旧会去寻求股权融资。

在某种意义上,餐饮老板们的选择、股权投资人的出路,都像极了整个东北往事。风云年代走向落寞,让他们在此刻聚集在这片土地上,从缝隙里挤出蓬勃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 |「暗涌 Waves」摄于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