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华为小米“智势力”入场,与造车新能力大战在即

2024-01-16 23:51 来源:网络 点击:

华为小米“智势力”入场,与造车新能力大战在即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壹度 Pro

12 月 28 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首次公开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小米 SU7,并计划于 2024 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上市。至此,预热多日的小米汽车终于正式亮相于人前。

小米汽车官微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 1 月 7 日刊发题为《为什么小米首款电动汽车标志着时代转折》的报道评价称,元旦前夕,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发布了一款电动汽车——这让西方汽车行业为之震惊,小米开始造车或标志时代转折。

曾任大众汽车集团 ( 中国 ) 总裁的倪凯铭评价说:" 沃尔夫斯堡、斯图加特和因戈尔施塔特现在一定警铃大响。" 和一些业内人士一样,倪凯铭长时间以来就担心有实力的科技公司进入汽车市场。" 很遗憾西方制造商不得不担心小米的汽车也会成功,这将是老牌制造商技术和经济下坡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老牌汽车厂商曾担心苹果造车,如今它们不得不担心中国科技企业的入局。除了小米,华为也已入局汽车行业。尽管一直宣告不造车,但华为在汽车行业搅起的风浪却不小。临近年末,华为率先发力,举办问界 M9 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将业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华为的鸿蒙智行上。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喊出了 "1000 万元以内最好的 SUV 来了 " 的口号,开启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据了解,问界 M9 共推出 4 款车型,售价 46.98-56.98 万元不等,是华为目前最贵的车型。

不仅传统车企,即便 " 蔚小理 " 等新势力,也担心华(为)(小)米这些 " 智势力 ",两大阵营的对决,一触即发。

01 格局已定,新势力们布局完成

1 月 9 日,乘联会发布 2023 年 12 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3 年以来累计零售 2169.9 万辆,同比增长 5.6%。其中,2023 年以来新能源车累计零售 773.6 万辆,同比增长 36.2%。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销量还在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们纷纷晒出了各自的战报。其中,比亚迪以 34 万辆的月销量领先其他车企,占据 2023 年 12 月份新能源车企销量第一位。

除此以外,理想销量突破 5 万辆,广汽埃安销量突破 4 万辆;小鹏和 AITO 实现了破 2 万辆的销量。而蔚来、零跑、极氪和岚图等车企稍微靠后,但也都实现了破万辆的月销量。这也印证各家新能源车企年底冲量有了明显的效果。

一进入 12 月份,各大厂商纷纷打起了价格战,超 20 家车企先后宣布降价或推出各类优惠促销举措,如推出 " 双十二 " 限时车价抵扣,或赠送选装权益、金融贴息、保险等。

比亚迪燃油车用户可以凭借该活动换购同品牌的电车,从而享受优惠。比如选购汉 EV 冠军版、汉 DM-i 冠军版车型,至高可享 2 万元燃油转订基金;而选购秦 PLUS DM-i,则可以直降 1 万元来到 8.98 万元的起步价。

此外,还有小鹏、理想、零跑、哪吒、智己、深蓝、五菱、上汽大众、广汽传祺、吉利、长安等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参与到这一轮价格战中。

价格战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布局基本完成的结果。当前,各家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日趋饱和。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1 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了 826.4 万台,同比增长了 67.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了 262.6 万台,同比增长了 51.7%;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 563.8 万台,同比增长了 75.2%。

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持续高增长的同时,也有一众车企布局换电业务。去年 11 月中旬以来,蔚来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换电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随着下游基础设施布局基本完成,部分新能源车企也开启智能化布局。在这方面,宣称 "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 的比亚迪优势显著。

经过前十几年的技术沉淀,比亚迪迎来电动化技术成果爆发,连续推出关键产品,如 IGBT 技术刀片电池等。同时,比亚迪电动化智能化并进发展,加快电动化技术产品转化,同时以智能驾驶为重要方向加速外部合作。

不过,随着华为、百度、小米等 " 智势力 " 的入局,留给比亚迪、" 蔚小理 " 等 " 新势力 " 的时间不多了。

02 科技大厂入局,汽车行业进入 " 智势力 " 时代

首先是 " 遥遥领先 " 的华为。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着华为加持的问界全年共交付 94380 辆汽车。其中,问界 M7 在 12 月交付超过 2 万辆,大定已突破 12 万辆;问界 M9 上市短短一周,大定突破了 3 万辆。

百度也不甘落后,百度和吉利合作打造的极越汽车,在去年 8 月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极越 01,并于去年 10 月正式上市。首款轿车极越 07 将在今年上市,已收获德国红点奖和 iF 设计大奖多项殊荣。

相比之下,小米入局略晚,去年年末,小米才首次公开首款汽车小米 SU7,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上市。但小米自带的流量与话题双重 "buff" 足以让大众对小米汽车保有热情与持续关注。

除此以外,字节跳动也加入战局。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正在将懂车帝相关员工迁往一个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针对 " 懂车帝将成为独立公司 " 一事,字节跳动方面证实此事。同时有消息称,懂车帝正以授权门店合作形式,推出线下养车品牌 " 懂懂养车 ",并在重庆与当地门店进行了合作。

在业内看来,懂车帝推出 " 懂懂养车 ",是其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汽车后市场业务布局上再进一步,以完善自身汽车后市场业务体系。同时,又一科技巨头的入局,也意味着当下汽车后市场竞争将加剧,万亿市场的大比拼正进入下半场。

种种迹象来看,字节旗下的懂车帝更像是专注做平台,而华为、百度的态度也很明确,坚决不直接参与造车,只负责技术输出,小米则是直接造车。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各家 " 科技新势力 " 加入战局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属于新能源汽车 " 智能化 " 下半场的比拼已然开始。

像华为、小米等新厂商在品牌知名度、产品生态、销售渠道等方面,其实已经形成了比较深度的积累,他们入局智能汽车,是有望成为国内智能车领域有力竞争者的。但相比于 " 蔚小理 "、比亚迪等 " 新势力 ",他们在市场、品牌影响力方面略显弱势。

但事实上,关键在技术。比亚迪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论断:汽车产业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新阶段技术将成为决胜关键。

03 未来之战的核心何在?

在过去几年,针对智能化技术,业内一直争论不休。经过几年摸索后,车企们终于摸清了方向:智能座舱、智能车机系统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组成的 " 三智 " 技术已成为行业重点攻克对象,也代表了车企在智能化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以华为为例,华为洞察到这一趋势后,就开始大规模投资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在智能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上,华为采用超 5000 名研发人员的持续投入,在智能车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电动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与传统车企相比,华为展现了更加全面和先进的技术能力。

最新推出的问界 M9 恰恰是华为技术实力的展现,更代表着全栈科技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水平实现。华为终端 BG CEO、汽车智能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曾称其 " 将重新定义 1000 万元内最好的智能 SUV"。

除了华为,百度、小米在整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投入的资源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小米,在去年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重点推介了智能座舱和原生车机系统,澎湃 OS 也正式上车。

" 智势力 " 们纷纷发力," 新势力 " 们也不遑多让。比亚迪早已开始布局智能化,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方面都有进展,并成功推出自研辅助驾驶系统 DiPilot。在智能座舱领域,理想也拥有 4D 沉浸式影音功能、安全监测及警示等功能。

去年 4 月,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 上,不少专家、企业代表也都提到 " 三智 " 的概念,并认为国内车企和产业链合作伙伴在部分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事实上,属于新能源汽车 " 智能化 " 的战场才刚刚开始,一切仍是未知数。

无论是华为、小米为代表的 " 智势力 ",还是 " 蔚小理 " 所代表的 " 新势力 ",谁能成为最终赢家还未可知。但毫无疑问的是,汽车行业已进入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