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阿里腾讯京东没做成的事,让这家公司做成了

2024-01-16 23:38 来源:网络 点击:

阿里腾讯京东没做成的事,让这家公司做成了

作者   |   韦雯

编辑   |   袁斯来

深圳从来不缺乏财富故事。只是很多时候,它们没有互联网公司那般性感和高调。

给传统公司做数字化交易系统,能是多大的生意?

产业数字化技术提供商「华世界」给出答案:6 年时间,它的平台交易总额已超 500 亿元,服务 3000 余家战略合作生产商和 15 万家渠道商。这些客户中,不乏苏泊尔、美心、三棵树等知名公司,也有万众城这样的大型卖场。

华世界主要为大型集团提供数字化平台。从采购到销售,华世界将上下游供应商、渠道商吸引到平台中来,帮助他们从线下走到线上,方便企业统一调配;也为大型卖场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管理旗下商户。

和 toC 公司的光鲜性感不同, 华世界所在的 toB 行业务实、低调,因此也不为外界所熟悉。除了和 C 端用户距离稍近的云服务外,B 端生意还有交易平台、ERP、企服软件等等。

隐藏在水面之下,并不妨碍 B 端市场暗潮涌动。这是一个 100 万亿容量交易市场。

但是 B 端企业用户似乎一直处于 " 原始交易 " 阶段。当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在手机上浏览各个商家信息,商家也能通过电商大数据去分析消费者时,B 端用户仍旧在线下依靠私人人脉关系交换信息、交易买卖。

如此这般 " 以物易物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企业和企业间想达成一笔交易,需要经历无数的私密交易流程。企业间需要考虑贸易条款、支付方式、账期、价格等等要素。而谁能对传统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把 B2B 的需求摸清,将会触达且联通超过 5000 万家企业的庞大生意。 

华世界想要解决的就是将 B 端客户线下交易 " 线上化 "。这是一个老命题。值得注意的是,华世界提供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功能软件,它基于分布式产业独立站技术、跨行业的实时交易技术以及搭载 3000+ 功能元的产业智慧云脑 ICB,做出了一款产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echOS,最终帮助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跨产业间互联互通。

区别阿里巴巴,看见华南城下的真实商战

2012 年,华世界的创始人段丰元刚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入职华南城第一天就想提离职。

深圳华南城位于龙岗区平湖区域,远离市区 CBD 和高大上的金融数字,他以为自己要做房地产了。这一切在清华毕业、海归工商管理系高材生的他看来,和自己想象的职业价值差太远。

但当段丰元深入了解华南城后,发现做的不仅仅是买地卖地的生意。华南城集聚了全国数十万多个商户,是全球最大的综合商贸物流中心。最大的华南城落地安徽合肥,有 16 个深圳华南城大小,共 16 平方公里," 比一个行政区还要大 "。

段丰元意识到,在华南城做经营管理,需要运营好商户,让每期的商户都能赚到钱,更好地经营和做生意。其中,将线下交易挪到线上,做数字软件,一直是华南城想做的事情。" 互联网的下半场在产业互联网。"

过去十余年间,华南城不断投入重金试验。自 2009 年上市后,华南城曾试水做华南城网,总计投入了几个亿。

当时段丰元任职华南城集团 CIO,他表示华南城网切切实实的经历了 B2B 的黄页时代、交易撮合时代、自营交易时代以及互联时代。" 想将华南城数字化,将 B2B 数字化,是一件很苦且需要接地气的事情。"

这种接地气体现在需要去走访、实地了解商户的真实需求。线下商业世界会展现出极其复杂的面貌。

在洛阳汝阳县,段丰元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当时它们获得了老板电器的线上销售权,把一台进货价 3000 元的抽油烟机卖给县级门店。" 老板电器的洛阳市代特别激动,宁可亏 1000 元也要跟我们血拼。"

从这件事上,段丰元意识到,在 B2C 时代,平台可以通过烧钱补贴,简单粗暴的进行 " 切断和取代 " 线下的交易关系。但是在 B2B 产业交易时代,由于每个渠道商的下游是少量、熟悉而稳定的,一个市代就 10 多个区县下游渠道商,如果平台抢夺了一个,它的销售业绩就可能少了 10%。因此渠道商无论如何、拼尽全力也要保住自己少量且优质的渠道资源。

基于在华南城的工作经历,段丰元对 B2B 交易线上化、数字化有了不同的理解。他向硬氪解释,真实的 B2B 交易复杂度远远大过于电商购物。商户们的交易注重隐私性,还会逐层逐级地定价、付款,大批量交易还会多层流转。譬如说很多拿货价、折扣价是保密的,而且交易常常有预付款、发货款、安装款、到货款、质保金等多种交易形式,还需要考虑多级的返点、返利、返现等多级联动的处理。

传统的 ERP 围绕着某一核心企业,上下游之间不同企业 ERP 不互通。从厂家到省代、到市代到区县代理或者门店,每个企业去沟通的时候,都要在对方的 ERP 体系中,开设独立的账号。也就是说,理论上供应商给 1000 个企业供货,就要开 1000 个企业账号,需要上传 1000 次文件。

在如此复杂的线下交易链路中,传统 ERP 和电商无法深度互通。2017 年,段丰元决定创立华世界,希望华世界去解决 B2B 交易中的互联互通问题。

华世界的第一曲线业务聚焦建材市场,通过构建采购平台和销售平台,连接起下游开发商、中游渠道商、上游制造商。相较于取代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华世界更侧重提供多方服务,由此沉淀交易数据和运营经验。

为了实现 B2B 交易的线上化和智能化,华世界把上万种产业交易场景解构。先解构成功能元,再在线上重构出来。最终,基于 3000 多个功能元,华世界构建了 " 产业智慧云脑 ICB"(Industrial Cloud Brain)这也是第二曲线业务——产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echOS 的底层架构

和阿里巴巴不同,仅在定价方面,华世界的圈层价功能可以实现千人千价的个性化渠道管理场景,还可以根据原材料价格浮动自动调整商品价格。而在 1688 上,单一的价格策略无法应对变幻莫测且复杂的 B 端市场。

这些功能元使得复杂的 B2B 交易过程得以简化。告别以往线上只能看商品和初步建立联系,谈单和交易还得转到线下的模式,段丰元介绍。

echOS 实际应用页面

做 B 端的 OS 系统

在面临赛道选择时,华世界有垂直行业和泛产业两项选择。段丰元看见了垂直行业的头部企业发展脉络,他认为单个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长和发展周期是非常缓慢和艰难的。

原因则在于,行业龙头平台各自独立、垂直,互相之间无法实现深度互联,从而形成了产业链间的孤岛。" 产业交易最本质的形态,不是单向、单层的线性逻辑,而是立体、分布式的网络化逻辑。" 段丰元向硬氪解释 。

做平台是首先被段丰元 pass 的选项。"TO B 时代不能再像 TO C 时代购物中心统一收银的方式进行,会面临垫资风险,而是需要像华南城卖铺或者租铺的方式,把独立站平台给到企业,企业用自己的独立站跟上下游进行交易。"

于是,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系统提上了日程。2020 年,华世界的代码被推翻重写,段丰元建立了一个 200 人的团队,按照 " 神经网络 " 的逻辑去重新建模。

段丰元解释,华世界将大量后台数据、每个交易行为,利用 " 神经网络 " 的逻辑分化为小 " 功能元 ",再进行算法运算,最后在线上重构。创造 " 产业智慧云脑 ICB" 的过程也是数学建模过程。

在此基础上,叠加分布式产业独立站技术、跨行业的实时交易技术,华世界建立起分布式产业互联网,实现「采销一体,内外协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echOS 涵盖智慧营销、智慧经营、数字采购、OA 协同四个板块,目前已有百川供应商、鹰眼数字采购、代理管理、指尖进销存等近 50 个 APP,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选用和组合。比如在百川供应商 APP,企业可以共享供应商资源,相互评估等级,筛选出优质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

华世界 app 图谱

具体来讲,在华世界 echOS 系统上,每个企业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产业独立站,在同一个聊天页面,就能与上下游,甚至是与跨产业的企业交流与协作。这也是 echOS 与传统 ERP 系统的差别所在,即实现去中心化,任何企业都是独立自由的,不是某个中心企业的子系统。

基于华世界 OS 底层系统,企业还可以自己组建产品研发团队或引入第三方开发者,在 OS 系统上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段丰元解释,这一点和苹果、华为这样的手机公司有类似之处,最终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研发的系统,建立起闭环的生态。一旦参与的开发者足够丰沛,这个开放且实现闭环的系统本身将成为极深的护城河。

未来,在商业生态中,或许能够承接起海量 B2B 生意。

将 B2B 做好,是一件难且长期主义的事情。一方面,要看见商业水面下的浮动,另一方面则是尊重个体的利益,或许选择 " 去中心化 " 平台型系统是国内 B2B 的转型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