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为啥?

2024-01-15 18:44 来源:网络 点击:

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为啥?

近日一则 " 未来 5 年都没有大年三十 " 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 年 2 月 9 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 2025 年起至 2029 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 " 朔望月 "。这源于我国历法规定,将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初一,称之为 " 朔 ";看到满月的那一天称之为 " 望 ",可能出现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再到下次 " 朔 " 的日期为下一月的农历初一。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 " 朔望月 "。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自然节律,朔的确定要根据月亮和太阳的真实位置来确定,朔的时刻可能会落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所以每个 " 朔望月 " 也不相同,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 29.5306 天。由于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 天),有时是大月(30 天),而且大小月的出现并非一大一小这样的间隔排列,也有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这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但总的来说,大月的数量要比小月多,同样有大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大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以农历癸卯兔年的农历十一月和腊月为例,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 2023 年 12 月 13 日)到腊月初一(公历 2024 年 1 月 11 日)之间为 29 天;腊月初一至农历甲辰龙年的正月初一(公历 2024 年 2 月 10 日)之间为 30 天。

杨婧表示,大年三十 " 缺席 " 的情形差不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如 2013 年、2016 年、2022 年,甚至于还有可能会连续 " 缺席 ",如 2025 年到 2029 年连续 5 年、2039 年至 2041 年连续 3 年都没有大年三十。但连续 5 年,腊月均逢小月,都没有大年三十,比较罕见。正因如此,这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统计显示,未来 26 年,也就是到 2050 年,农历春节前一天为大年三十的共有 14 次,没有大年三十的有 12 次。

杨婧表示,虽然大年三十时不时地就玩一回 " 消失 ",但不管是大年二十九还是大年三十,除夕一直都在,人们吃年夜饭、祭祖、守岁,一起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