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李金斗碰到的好师父,在今天的社会当中还存在吗?

2024-12-07 09:20 来源:网络 点击:

李金斗碰到的好师父,在今天的社会当中还存在吗?

今天的李金斗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我们常常能看到他带着自己的爱徒方清平和付强出现在各种节目当中。

第一次真正了解李金斗老师还是因为他和陈涌泉一起合说的相声段子《武松打虎》,当时真是感慨万千,第一次意识到相声原来还可以这么说。

尽管今天的李金斗再也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他和徒弟们都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高收入人群,但李金斗仍然怀念属于自己的那个充满人情味的时代。尤其是怀念和赵振铎那份师徒之情。

六零年的时候北京展开了一场相声苗子的统一招生,酷爱说相声的李金斗在学校表演的时候被赵振铎相中,于是他回团里给李金斗发了一个通知书。

拿着这张通知书回到家里,奶奶是有文化的人,她知道相声是怎么回事,那是旧社会天桥的“嘴把式”呀,奶奶当场把通知书撕了。“咱不干这个,好好念书,将来当知识分子,搞科研”。无奈之下李金斗只能听奶奶的话,断了这个念想。

而那边赵振铎自上次和李金斗见面之后,还一直等着他呢,8月25号报到那天,他没来,9月1日开学,他还没来。

这下赵振铎坐不住了,他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就奔了李金斗家所属的街道办,把李金斗和他奶奶就给叫过来了,这一见面,赵振铎这身打扮太提气了,手腕戴着手表,穿着的确良的衬衫,派力司的裤子,脚上踏着一双锃光瓦亮的皮鞋。

他同街道办的领导一起给老太太解释,如今的相声演员可是和从前不一样了,我们学的这叫传统艺术。奶奶这时候就有些动心了,敢情一个说相声的还能穿着的这么体面。

赵振铎

赵振铎告诉她,跟着我们说相声,一个月16块钱,管吃管住。这回有人给撑腰了,李金斗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奶奶,我就是要学说相声,将来就要干这个”。

奶奶最后拗不过,对李金斗说:“孩子,那你可想好了,你爹妈走的早,我也一把老骨头了,将来你可就得靠你自己了”。

李金斗对奶奶说:“您放心吧,您甭管了”。

郭德纲、姜昆、李金斗

赵振铎这时候也说话了:“放心吧,这不是还有我呢吗,有我在,就不让这孩子饿着”。

奶奶最后就是这样依依不舍地把孙子交给了赵振铎。

相声界的同仁们都知道,李金斗小时候说话有些“大舌头”,一开始进相声团体学手艺的时候许多老前辈都不看好他。

赵振铎

我们都知道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口齿清楚是最低的标准,李金斗的“大舌头”在相声界属于硬伤。而在赵振铎眼中,李金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都知道过去的相声演员和电影演员差别很大,前者是长得越丑越吃香,后者是长得越漂亮越有前途,但赵振铎却偏偏不信这个邪,您别看今天的李金斗长这模样,但当年的李金斗比今天的小鲜肉们都有过之而不无及,最后赵振铎老师却当场力排众议,吸纳了这位长得像外国人的小孩儿进入了相声团体。

年轻时的李金斗

年轻的李金斗也很担心,他悄悄问赵振铎:“我能说好相声吗?”。

赵振铎告诉他:“能,但你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好好练吧”。

进入了相声这个行业之后李金斗就拜了赵振铎为师,那时候的师徒之间真可谓是亲如父子,何况李金斗从小父母走的早,一直是师父赵振铎带他,教他本事,教他做人。

李金斗、李建华

最令李金斗感动的是自己的婚姻大事师父都帮忙操办了。

当时赵振铎知道徒弟才刚刚出道,手里没什么钱,但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一定要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尤其是不能让女方娘家人瞧不起。

结婚当天的酒席是从京城老字号便宜坊办的,始建于1416年的便宜坊如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在当时也是北京城里数得上来的高档饭店。

咱们都知道酒席是按桌收费,李金斗一共才摆了两桌酒席,但这两桌酒席却坐了48个人,尽管今天看起来多少有些抠门,可在当时也确实是大手笔了。

一共花多少钱呢?16块钱,那可是1971年啊,按照李金斗的话说那个年代50块钱就是全家人一年的挑费,16块钱可真不是小数了。

再瞧上来的饭菜也是真提气,压桌的是先上来的八个小菜,然后是八个大菜,有海参、大虾、干烧鱼、南煎丸子,当然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家店的招牌菜:烤鸭。

李金斗、陈涌泉

大伙们是一通风卷残云,吃得是盆干碗净,李金斗在娘家人面前也算露了一回脸。

尽管李金斗知道师父非常疼爱自己,但他从不表示出来,严厉的赵振铎对李金斗非常苛刻,师父教训自己的时候,他仰着头,擎着眼泪不让它掉下来。

而赵振铎却对他说:“别看天,看地上!做错了事情就得低下头”。

李金斗把头一埋,眼泪啪嗒啪嗒就掉在了地上。

赵振铎一辈子都没夸过李金斗,在80年代的时候李金斗就曾拿过相声界的金奖。奖品是一台电视机,兴奋的李金斗趾高气昂,心想这回算是给师父长了脸,他抱着电视机就往师父家跑。

而最终换来的却是师父的不屑:“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得个奖吗,回去接着给我练功去”。

而到了弥留之际,师父赵振铎突然把李金斗叫到了自己的身旁,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李金斗说:“我一辈子都没夸过你,今天师父想夸你一句,可惜太晚了”。

而这份迟来的夸赞也足以让李金斗动容了,他眼含热泪对师父说:“不晚,一点都不晚”。当时四十九岁的李金斗感概万千,他终于等来了师父的肯定。

也许曲艺这种一对一纵向传承模式终会被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如今相声在一些学院也开设了培训班,它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模式,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概念也许也将遭遇困境。坦白说传统教学模式有它的弊端,但一代又一代的曲艺人才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

它的可贵在于师父对徒弟的教育不仅仅限于业务水平方面,也在于对徒弟的成长,我们形容一个艺术家常用“德艺双馨”四个字,德字排在艺字之前,老艺术家们秉承着“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理念抚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相声人。

包括李金斗在内的许多徒弟,那时候都是入室弟子,大家在师父家里吃,师父家里住,在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师父要以身作则,处处影响着自己的爱徒,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德艺双馨”。

李金斗、方清平、付强

今天的李金斗正是在师父的熏陶之下,把老艺人的闪光点保留在了新的时代当中,如今相对年轻一代的相声演员方清平就是在李金斗的呵护下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相声人才。

但不管教学的形式如何改变,师徒关系都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重要的文化特点,我相信它的核心部分永远不会就此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