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余秋雨的真实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犀利,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2024-10-01 12:06 来源:网络 点击:

余秋雨的真实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犀利,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本《文化苦旅》横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而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也在这个时候被人们所熟知。一时间赞誉之声不绝如缕,干净简洁的文字,丰厚的文化感悟力,都叠合了当时的审美。那么写下了畅销书《文化苦旅》的余秋雨先生的真实水平又如何呢?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在我们常人看来余秋雨先生的水平自然是极佳的;但是既然身为社会人,自然也就要受他人评论;而且在写作之外,作者的个人品德也成为人们评价公众人物的要素之一。而这一点,在易中天、金庸等人的眼中,余秋雨先生似乎就差强人意了。另外,一系列的操作,也让余秋雨败光了路人缘。

那么易中天、金庸等人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文化先驱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作者。他在四处考察的时候和讲学的时候,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从而整理成一部散文集,这是他第一部散文作品,同时也是因为这部作品名声大噪。据说就连当时扫HUANG组在扫的时候,被捕的人基本上都是每人一本《文化苦旅》,这也足见这本书的传播力以及受众之广。

余秋雨出生于浙江余姚,他出生之时恰逢内战时期,战乱迭起、民不聊生也成为了当时的时代特色。但是,相较而言他家家境殷实,生活倒也不致于太过悲苦。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家世出身却也为之后他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在1966年,他也因此而被批准下放到农场改造。艰苦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体味到人间苦难。而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也成为了他的心愿。但是,这又何其困难。而在经过了5年多的改造后,1971年余秋雨终于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深感动乱所造成的教育桎梏,周总理决定组织抢救教育,一系列人员也被组织起来编写教材。25岁的余秋雨也由此成为了负责编写鲁迅先生教材的一员。可是就在1976年,炽热的愿望被当头棒喝。余秋雨也因为编写教材而被批判,可怜的余秋雨只能跑到小山村中,躲在村里的藏书楼中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一躲便直到十年动乱结束。

十年动乱结束后,余秋雨也恢复了名誉。而他开始重新为文化界奔走,并且写出来《文化苦旅》等一系列作品,瞬间风靡全国,成为当时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也成为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他通过自己的眼睛观赏到地点、风景、人情世故,通过笔触描写出来,在描写的时候运用优美的语言,并且加入自己的思想,给读者构建出一个不同的中国。他将每一个地点都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经典都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通过他的理解,将自己内心的中国文化展现给大众,让普通大众更能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

在余秋雨出现在大众眼光中后,他开始接受不同电视台的邀请,甚至多次被国际邀请讲座,一霎时火遍全国。而作为同乡的金庸,在被问及“浙江人是否不会写文章”时便有着“鲁迅和余秋雨会啊”的评价。能被金庸拿来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也足以见证金庸先生对余秋雨文章的认可。

但是不得不说得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位文坛巨匠却遭遇了滑铁卢。那么为什么这位曾经的文坛巨匠却荣光不在、毁誉参半了呢?

作品固化

余秋雨作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永远是最先受到众人关注的。

在余秋雨的作品中,他很喜欢将自己的形象与作品相关联,并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都能读得出余秋雨在文章中的优越感,感觉他在无时无刻的夸赞自己。这样的写作方式自然让很多读者感到反感,毕竟读者喜欢看书的时候是不大喜欢作者展现出来的优越感,更喜欢的是作者感同身受。

余秋雨在他的作品中将人物与事件描写的过于完美,一次两次还则罢了,但是次数一多,就让读者没有新鲜感。并且正是因为人物的描写的过于完美,所以才导致了读者对于人物的感受并不真实,因此,对于余秋雨的作品喜爱程度也就随着下降。

但是余秋雨作品中散文式的写法在当时来说绝对是逆时代潮流的道路,也是历史文化散文的开山之作,后来在《文化苦旅》风靡全国之后,才兴起了这样一股潮流,众多文人争相使用这种写法创作,而余秋雨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文风,所以在众多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也不在那么受人喜欢。

个人争议

余秋雨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近年来被质疑除了作品之外,还有他在公众面前展露出来的人品。

汶川地震,举国痛哀,各界人士为了帮助灾区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余秋雨也在第一时间发出公告,决定独资捐赠三个图书馆给灾区,毕竟汶川震级较大,许多建筑、书籍都被掩埋在黄土之中,哪怕翻找出来大多数也无法继续使用,处于这一点上看,余秋雨的出发点是好点,但是余秋雨却被网友骂了。

由于余秋雨捐赠的“物品”是三个图书馆,且馆内的图书要余秋雨购买,所以他用了多少钱、捐了多少本,这些捐款项目是在红十字会的流水账户中查不到的,因此这也就有了所谓余秋雨“诈捐门”事件,认为他捐款的实际数量远远低于承诺时捐款数量。

对此,向来以言辞犀利著称的易中天教授则毫不客气地直指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当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你可以不捐款,但是却不能诈捐。而对于他的文章水平,易中天则在评价《帝国的惆怅》时,有“某先生的文化大散文之上”的犀利点评。

余秋雨除了在公众面前展现出来的道德值得商榷外,他的私德也堪忧。

余秋雨有两次婚姻,目前的妻子名叫马兰,两人已经走过了数十年,但是他却抛弃了前任妻子李红。李红作为余秋雨的妻子,一直都尽了妻子的本分,甚至余秋雨在遭受磨难无法养家的时候,也是李红在外奔波,养家糊口,但这也造成了他们两地分居。就在李红得空回家照顾丈夫的时候,发现丈夫的一封信件,这让李红的心彻底凉了,于是也就只有离婚这一条路。两地分居最考验夫妻,很显然,余秋雨没有通过考验。

总结

有很多人评价余秋雨,王朔也好,史铁生也罢,但是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余秋雨”。在指责他私德有亏、个人作品固化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文采,就连他编写的教材现在也一直在使用,《文化苦旅》便是明证。也希望能够有一些读者真正读了余秋雨的作品,再来讨论他作品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