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廖仲恺是谁杀死的?胡汉民?蒋介石?不,很可能是他

2024-10-03 14:23 来源:网络 点击:

廖仲恺是谁杀死的?胡汉民?蒋介石?不,很可能是他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我只是分析,不是断案。这件发生在90年前,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惨案,已经公认为是难以破解的千古迷局!由于当时抓到的凶手深受重伤,语焉不详,因此没有明确的人证物证。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早已作古,除非找到新的有说服力的物证,否则,再过一千年,这桩迷案仍然是迷案,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灰尘中,不见天日。

虽然至今没有找到新的物证,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分析虽然是一种猜测,但当一种猜测符合逻辑秩序的时候,它将无限接近于事件的真相。正是基于这一点,当我在分析“廖案”的时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要知道廖仲恺是谁杀死的,首先我们要看廖的死对谁最有利,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也是一个基本的逻辑。

对谁有利呢?

首先是国民党的反对者。最大的反对者是杨希闵和刘震寰这两个广东的旧军阀。这两个人是因为打击另一个旧军阀陈炯明和孙中山走到一起的。但是由于他们和孙中山的目的不一样,所以注定合作成功之日,就是分道扬镳之时。就像当初孙中山和陈炯明合作一样。孙中山去世后,广州国民政府对这两个人进行了坚决的驱逐。杨、刘雇人刺杀廖仲恺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廖虽然是国民党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杨、刘即便要杀,也应该把矛头对准一号人物汪精卫,而不应该是廖仲恺。

咱们再来看国民党的内部。最有可能的人是3个月后成立“西山会议派”的谢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人。他们是坚决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人,而廖仲恺与他们相反,是三大政策的最坚决的执行者,连1925年6月,由共产党领导的省港大罢工,他也给了积极的支持,甚至高调担任顾问。也就是说,廖和这些人是明确的异见者。不过,当时没有找到任何明确的人证物证,可以证明是他们干的,而且当时他们还只是在口头上有议论,西山会议也是在后来才召开的。谁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在内部形成暴动。事实上,这几个人我们能够记住他们,仅仅就是这一次。他们也缺乏形成暴动做“大事”的野心和谋略。

国民党内部第二个可能的人是蒋介石。从两年后蒋屠杀共产党可以看出,虽然当时他还没有表现出来,被称为“中派”,但他内心是仇视共产党的。因此,暗杀容共的廖仲恺也是有可能的。不过,一者,同样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证明他参与了这件事,二者,他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走上国民党的权力巅峰。蒋介石是个权术家,他非常明白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在那时候,他需要做的,是把自己打造成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嫡传弟子,让他立马做出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事情,那绝对无助于这一形象的打造。而两年后他发动“清共”,那时是因为反对共产党已经成为当时国民党的主流,他迎合这种主流的一种权变而已。

国民党内部第三个可能是胡汉民。胡汉民也是最大的嫌疑,而且也基本上被视为一个定论。理由是,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和汪精卫是孙中山最直接的继承人。但是,由于获得廖仲恺的支持,最后汪精卫战胜胡汉民,成为政府主席及军委主席,也就是一把手。胡汉民仇视廖仲恺。二是在廖仲恺被杀之前,胡汉民的弟弟胡毅生曾召集人开会,扬言杀掉廖仲恺。这件事胡汉民知道,但他并没有阻止。不过,我们要知道,胡汉民被称为孙中山的弟子中,最有谋略的人(那时候,蒋介石还没有冒出来),既然最有谋略,难道他不知道他杀廖仲恺大家会怀疑到他头上吗?如果大家都怀疑在他头上,那他不只是会输给汪精卫,他还将输掉自己在国民党内的一切!胡汉民的弟弟想杀廖仲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深有谋略的胡汉民既然知道他弟弟大张旗鼓干这件事,为什么不及时阻止?

最不可能的人就是汪精卫。因为他是在廖仲恺的拥护下,才坐上国民党第一把交椅的,廖对他是有恩的,而且他还需要廖的支持,才坐得稳当。

但是,这件事很好玩,我们不妨也分析分析。汪精卫虽然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但是这交椅一点儿也不稳当。他并没有孙中山那样的绝对权威,而且胡汉民严重不服。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党内的拥护,党内大多数人的拥护!而当时党内大多数人拥护什么?拥护清理共产党。当时汪精卫被视为左派,是同情共产党的,也正是这样,他才获得廖仲恺的极力支持。但是这又产生了一个矛盾,如果继续容共,虽然可以继续获得廖仲恺的支持,但他会失去绝大多数国民党的拥护。而胡汉民正是利用这一点,一直虎视眈眈着,要把他搬到。这样,他就面临着一个选择:究竟是需要廖仲恺,还是需要绝大多数人?

有人会说,你这话太有问题了,廖仲恺是支持他的人,如果是他干的,是他杀掉廖仲恺,那不是卸掉他自己的左膀右臂吗?不过咱们想问一句,如果廖仲恺的死,能够打击搞臭胡汉民,那他是赚还是赔呢?

咱们再来说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一是胡汉民虽然是孙中山的弟子,但他从来就没有暗杀过谁。而汪精卫,首先就是靠暗杀清朝摄政王载沣起家的。

二是廖仲恺被杀时身中三枪,其中两枪是大口径的,也就是凶手手里拿的那种武器,都不致命。致命的是一把小口径近距离的射击。这把小口径击中要害的枪一直没有查到。

三是汪精卫老婆陈璧君后来多次回忆说:“全市哗然,谓杀廖君者,必为胡汉民!”

四是“廖案”发生后,胡汉民流亡海外,国民政府成了汪精卫一枝独大。若没有最后“西山会议派”的异军突起,汪精卫和蒋介石需要重新统战他,他就彻底挂了。

五是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后来还专门去过俄国,受到隆重接见。但是回国后,他对共产党的屠杀清理,绝对不输于蒋介石。

呵呵,但愿以上仅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