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WWDC24没有王炸,AI正在动摇苹果根基

2024-06-13 02:24 来源:网络 点击:

WWDC24没有王炸,AI正在动摇苹果根基

文 | 太平洋科技

所有人都在等待苹果 AI。

北京时间 6 月 11 日,在今年的 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终于带来了自己的 AI 服务——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

在 ChatGPT-3.5 发布近两年、AI 席卷全球后,苹果成为了最后一家推出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的科技巨头。这是近二十年来,苹果唯一一次在自己本应该擅长的重要领域,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发布会上," 苹果智能 " 压轴登场,也占据了最长的发布时间,但苹果并没有给它冠上 "one   more   thing" 的名号。这种矛盾显示出苹果对 AI 的暧昧态度。

一年前,英伟达 CEO 黄仁勋说," 我们正处在 AI 的 iPhone 时刻 "。

在商业世界,一股新潮流的诞生就意味着另一股潮流的黯淡。17 年前,苹果用 iPhone 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作为 " 颠覆式创新 " 的背景板,诺基亚从此成为商业史上被反复咀嚼的失败案例。

现在,落后的苹果也迎来了抉择时刻:它会成为 AI 时代的诺基亚吗? 

苹果 AI,没有王炸

事实上,如果只看 "AI"(人工智能)的字面意思,苹果不仅不落后,反而是手机厂商中最早一批提供 AI 功能的厂商。

早在 2017 年,苹果就给当年的旗舰芯片起名 A11   Bionic,后缀 "Bionic" 意为 " 仿生学 ",其内置了重新设计的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能够支撑更深度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如今,iPhone 上的文字提取功能(OCR)、全局搜索、计算摄影(DeepFusion)等均是苹果 AI 能力的体现。

但很显然,苹果的 AI 和 ChatGPT 这类 AI 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如今人尽皆知的 " 生成式 AI",而苹果在这一领域还没有推出过任何正式的功能或产品。这也正是苹果的焦虑所在。

因此,说本届 WWDC 最重要的看点是 AI,其实并不准确,确切地说是 " 苹果会如何做生成式 AI"。

苹果的答案是:" 苹果智能 "(Apple   Intelligence)。

Apple   Intelligence 适用于 iPhone、iPad   和   Mac

一如 Face   ID、XDR 等等,苹果为自己的 AI 服务创造了一个区别于其他同行的专属名词。但其实,除了名字不一样," 苹果智能 " 与其他智能手机的 AI 功能大同小异。

" 苹果智能 " 的主要功能:

全新 Writing   Tools 可帮助用户重写、校对和总结文本,在几乎任何输入位置都可用,包括邮件、备忘录、Pages 文稿和第三方 app;

Image   Playground,用户仅需几秒就能生成图像,提供三种风格选项:动画、插画和手绘;

照片 app 的 " 回忆 " 功能:用户只需输入一段描述文本,便可创作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故事;

新增的 Clean   Up 工具能够识别并移除照片背景中无关紧要的物体;

Siri 终于也迎来更新,除了可以用文字交流,新 Siri 已经不像是一个 " 助手 ",更像是 iPhone 本身,拥有了很多的系统级能力,例如可以直接在照片编辑中,通过 Siri 修图。不过,根据发布会上的演示来看,Siri 能控制的 app 基本都是苹果自己的 app,第三方 app 可能还需时日。

Image   Playground 的 AI 生图功能

总的来说,  " 苹果智能 " 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区别不大。例如,图片消除功能,谷歌、华为、OPPO 早已推出;文本校对功能,微软、WPS 等等厂商也早已应用;AI 生图更是被玩烂了。

苹果的优势是拥有更强的整合能力和多设备协同性,这是其他手机厂商所不具备的,系统级的文本校对和新 Siri 强大的控制能力,均完美体现了这一点。

但如果把苹果 AI 的竞争对手不只是限于 " 智能手机厂商 " 的话,那 " 苹果智能 " 就算不上有多优秀了。和 OpenAI、谷歌等巨头的大模型相比," 苹果智能 " 就像学龄前儿童。

苹果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苹果宣布与 OpenAI 合作,在 iPhone、iPad、Mac 上直接搭载了 ChatGPT。通过 GPT-4o,Siri 将实现通话录音生成摘要或日程等功能。不过,由于 OpenAI 并不提供大陆服务,国行版本大概率会是其他大模型了。其中,百度的文心一言此前就曾传出与苹果的合作绯闻。

对苹果来说,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可以帮助苹果短时间内弥补 AI 能力的不足,但代价也很明显:苹果将失去宝贵的用户数据,而这对于训练更强的大模型至关重要。

截至美股 6 月 10 日收盘,苹果股价下跌 1.91%,投资者似乎对 " 苹果智能 " 的积极性并不高。

苹果 AI 究竟落后了多少?

苹果究竟落后了多少,看看它的对手们就知道了。

老冤家微软用 130 亿美元傍上 OpenAI,市值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一;谷歌与 OpenAI 打得难舍难分,用户量仅次于后者;Meta 则在大模型开源上高歌猛进,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为、OPPO、vivo,也纷纷发布了智能手机就能用的 AI 大模型。

被同行甩开的最直接体现是,苹果不再坚持把人工智能称为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而是在发布会和宣传稿里一遍又一遍念叨起 "AI" ——当后者已经成为不可撼动的时代潮流时,强如苹果也不得不随大流。

当然,苹果在 AI 方面也并非毫无作为。在本届 WWDC 前,苹果有两篇 AI 论文曾引发业内关注。

其中,去年 12 月在一篇题为《flash 中的 LLM:有限内存下的高效大型语言模型推理》的论文中,苹果提出了一种在内存有限的手机或个人电脑上,运行 AI 大模型的方式。

另一篇发表于今年 4 月,苹果介绍了 Ferret-UI,称其为全新的多模式大语言模型(MLLM),核心能力是能够理解移动用户界面 ( UI ) 屏幕。

综合这两篇论文来看,不少人都认为苹果将为 iPhone、iPad、Mac 带来全新的,能够识别屏幕操作的 AI 大模型。不过,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来看,似乎还没有这两篇论文的实际应用。

虽然苹果在 AI 领域落后其他巨头,但苹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至少从市场格局和 AI 的产品特性来看,苹果还留有很大余地。

和诺基亚不同的是,当年功能机对智能手机是此消彼长,诺基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 All   in 智能手机,最终在犹疑与选择中错失了智能手机浪潮。

但现在的苹果显然没有这种烦恼,AI 对智能手机远远算不上是竞争关系,两者更接近合作关系,AI 需要智能手机作为终端,智能手机也需要 AI 提升产品力。所以,苹果面临的压力要比当年的诺基亚小得多。

另一方面,苹果具备的实力也远远强于诺基亚。苹果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个人电脑及系统、智能手机及系统、手机 SoC 和电脑 CPU 的厂商,拥有从硬件生态到软件生态的全方位智能体系,苹果既能自己生产算力(自家的 M 系列处理器),同时 iPhone、Mac 等硬件也能源源不断贡献数据。因此,即使苹果在起跑线落后了,但也没人敢忽视它。

对苹果来说,真正的威胁可能不在于 AI,而是导致苹果在 AI 领域落后的原因。

AI 真正动摇苹果的根基

苹果为什么会在 AI 领域落后竞争对手?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动摇苹果的根基。

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三款产品 Macintosh、iPod、iPhone,乃至最新的 Vision   Pro 都以技术整合为主,它们没有远超出同行的技术或理论,它们的成功(暂不包括 Vision   Pro)依靠的是乔布斯天才般的产品嗅觉和无与伦比的执行力。时至今日,苹果留给外界的一大标签便是 " 只用成熟的技术 "。

但在越来越前沿、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科技行业,苹果的 " 实用主义 " 开始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谷歌有谷歌研究院和大名鼎鼎的 DeepMind 团队,微软有遍布全球的微软研究院,Meta 也有成立十多年的 AI 研究院,就连大洋彼岸的阿里巴巴也有达摩院,而苹果呢,提起前沿科学你能想到什么?

根据数码博主 " 玄感 X" 的统计,2017-2023 年,苹果在会议期刊上发布了 278 篇论文,而同一时期,苹果的老对手谷歌和微软在同样的会议期刊拥有 1417 篇和 1437 篇论文,而这还不包括其他苹果没能发布的会议期刊。

图片源自:哔哩哔哩 " 玄感 X"

如今这轮 AI 浪潮的基础 "Transformer 架构 ",正式源自 2017 年谷歌研究员发表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

苹果不仅在前沿技术领域投入保守,甚至连同行的研究都忽视了。在 Transformer 架构被提出后,谷歌、微软、Meta 等巨头纷纷开启了自家的大模型项目。虽然如今最受瞩目的业界新星是 OpenAI,但谷歌和 Meta 凭借在 AI 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并未被甩开太远。

苹果原本有机会在 AI 上不落后于其他巨头。AI 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数据用作训练,而苹果是全球前三的手机厂商,也是全球前五的个人电脑厂商,有着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高质量数据。

尽管 AI 大模型训练成本高企,但对苹果来说,钱,从来不是问题。

2023 财年,苹果的营收是微软和谷歌的近两倍,969.95 亿美元的净利润也比后两者多出整整 200 多亿美元。

苹果富可敌国的现金大部分都流去哪了呢?股市。

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10 年里,美股四大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和 Meta 总共投入了 1.1 万亿美元用于回购,其中后三家分别是 2080.35 亿、1850.74 亿和 1326.61 亿美元。

苹果是多少呢?6247.56 亿美元。比另外三大巨头加起来还多。今年 5 月,苹果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又宣布了 110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冠绝群雄的回购额,让苹果股价不断上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破 1 万亿美元、3 万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就连自称 " 不懂科技股 " 的股神巴菲特也重仓苹果,称赞库克是苹果的出色管理者,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者之一。

但正如 AI 让苹果猝不及防,进入 2024 年,凭借在 AI 领域的强势崛起,微软、英伟达市值先后超过苹果。站在下一个时代浪潮的起点,投资者用钱选出了新的创新旗帜。

这时我们再回味巴菲特的话时,或许就能品出另一层意思了:苹果离 " 科技公司 " 越来越远了。

一边是对前沿技术的保守投入,另一边在资本市场 " 左脚踩右脚 ",让苹果在面对全新技术或创新浪潮时,难以转身。在 AI 时代落后的苹果,正在为过于攫取利润而忽视前沿技术,付出代价。

如今,苹果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之一,依然拥有全球最完善、可控的移动智能生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取决于苹果对自我的定位——它需要颠覆自我,它还有机会挽回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