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曾3年还清6000亿,如今股份再遭冻结!70岁的王健林做错了什么?

2024-10-01 04:48 来源:网络 点击:

曾3年还清6000亿,如今股份再遭冻结!70岁的王健林做错了什么?

文/编辑 包子

“谁能想到,一个人能在三年内还清6000亿债款,再次王者归来”。

“定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

说起万达广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王健林!

这位中国传奇人物的一生可谓是波澜曲折!

2024年3月24日王健林旗下的万达集团资产再次被冻结,整整高达162亿!

这不禁令很多网友感慨:

“没事,老王会再次翻盘,比那些许家印好多了,起码没有坑老百姓的钱,也没给人留下一大块烂尾楼”!

王健林的涅槃重生之路

王健林成为亚洲首富的那一年,他身价曾一度超过马云、李嘉诚,傲视整个商界。

谁也没想到,就在短短几年后,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商界传奇,竟沦落到了万分狼狈的境地。

2017年,这一年对王健林来说,既是巅峰也是低谷的开端。

在全球大手笔持续投资之际,突如其来的国家政策出台,让他的庞大商业版图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

就这样,短短数月,王健林从亚洲首富的宝座上跌落,沦为了被人耻笑的"首负"

尘埃落定之时,他发现自己已欠下6000亿元的天价债务,身家也在顷刻间蓝瘦。

就连约见沃尔玛副总裁的机会都被拒绝的王健林,在那一刻选择了沉默。

没有人知道,在沉默的背后,这位曾几度耀武扬威的商界大佬,正在为自己的第二次东山再起精心布局。

五年过去,2022年68岁的他重新出现在财富榜上,成为了富豪中罕见的幸运儿。

那些曾与他并肩战斗的地产大佬们,此时却相继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漩涡,日子反而过得并不比他更加舒服。

一位曾饱经风霜的朋友对王健林由衷赞叹:"老王这一场翻身战打得实在太精彩了!"

确实,在所有人对王健林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耸耸肩的时候,这位传奇商人已在狂风暴雨中拨云寻路,为自己找到了重新腾飞的机会。

危机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有人追问王健林是如何力挽狂澜的,他只是平静地说:

"我只是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那就是顺应时代大潮做出调整,而不是固步自封。"

这句平淡无奇的话语,凝结着王健林五年来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回想起从落入低谷到东山再起的过程,他的内心仍然十分复杂。

一去三年 还清债务

2017年6月,王健林的商业帝国万达正遭受一场来自国家政策的重创。

为遏制房地产、酒店等行业对外投资的非理性扩张,监管部门祭出了一系列限制性条例。

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王健林的万达自然而然地遭了殃。

短短数月,王健林在全球的80家五星酒店、1300家影城、2家美国电影公司等投资项目,统统陷入了被叫停或终止的困境。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疲软也开始蔓延。

万达试水的电商业务以失败告终,旗下广场的商业地产发展亦步履维艰。加之持续下跌的股票表现,万达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前景堪忧,债务缠身,万达集团原本就高达4000亿元的负债,一下子暴涨到6000亿的天文数字。

连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都成为了"老赖",资产遭到冻结和限制消费。

眼看金钱帝国摇摇欲坠,曾经张口"先赚一个亿小目标"的男人,此刻落得狼狈不堪的处境。

人人都在等着,等着看首富从云端跌落的身影。

在这最为绝望的时刻,王健林没有流露一丝慌乱。相反,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被动地等待,万达终将葬身债务深渊。

继续对抗已经徒劳无功,只有率先主动调整,方能寻得生路。

为此,王健林开启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减负"行动。

眼看资金枯竭,王健林毅然决定放弃当年极为看重的文旅项目。

他狠下心来,以438亿元的价格,将万达文旅股权91%的部分一口气打包卖给了融创中国。

同样惨烈的,还有代表着万达"走向世界酒店品牌"的77间酒店资产。

王健林再次痛下决心,以199亿元低价将它们出让给了富力地产,这也创下了中国地产史上单一交易的新高。

对王健林来说,这是一场割肉之痛。

交易当天,他曾摔杯为号只因实在舍不得。但为了保住万达的生命,他不得不放手。

割肉还不够,王健林接下来更是将九江、南昌、盐城等地的广场资产抛售给珠江人寿,只为赶在断裂前拼命回笼现金。

直到2018年,万达的负债率已较同行低了20%,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区间。

在卖卖卖的过程中,王健林也获得了几百亿元的回笼资金,从而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资金链条。

尘埃落定时,万达已经凭借自身的力量还清了2000多亿元债务。

曾经要将王健林推向绝境的是同样一笔天价债务。而此时却成为了他扭转乾坤的源泉力量。

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在静观王健林的下一步棋。

谢幕海外 再战国内

当王健林狠心割肉时,他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主动撤离海外市场,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国内。

实际上,当年王健林进军海外市场正值酣战期间,国家对外资流动的管控政策已经一再升级。

直到2017年8月,限制对外投资的"指导性意见"再度祭出,这才彻底堵死了王健林海外扩张的退路。

王健林也终于意识到,继续在海外市场孤军奋战必将两头落空。

为了摆脱被动,他只能临阵倒戈,主动收手。

2017年6月,万达酒店发展出售了在马德里的西班牙大厦项目,尽管折价不小,但总算止血。很快,王健林又弃购了在伦敦的九榆树广场地块。

2018年1月,万达酒店发展宣布,将以5.25亿英镑的价格,出售首个海外项目伦敦的万达。

只因当初这个耗资32亿英镑的豪赌,被寄予厚望为全球化启蒙的样板,现已沦为万达的燃眉之急。

后来,王健林又陆续出售了位于悉尼和黄金海岸等地的商业地产项目,筹得不菲的变现收益。

最终,曾经被视为万达收购平台的万达酒店发展,不得不主动放弃在芝加哥的最后一个海外地产项目。

到了2018年底,王健林超过73.9%的海外投资项目已被分类为终止状态,可谓是一锤子买卖,彻底告别了海外扩张的梦想。

回首这一系列出售资产的决定的确让人遗憾。

当年万达通过海外并购,曾孕育出过无数耀眼的夙愿。但实现理想的道路往往并非一马平川,临阵调整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

更为高明的是,当王健林决心回收损失后,他时至今日的表现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

重振万达 重拾雄心

王健林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当下万疲万苦,但万达的未来也注定不会仅仅停留于幸存之域。因为在撤出海外市场后,他已开始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国内。

历经三年风雨的洗礼,万达不再是高度依赖地产、负债而富的企业。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王健林从思想到实践都做出了巨大转变。

2018年3月,他将主业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进行了变更,去掉了"地产"二字,并重新定位为"商业管理公司"

这标志着万达彻底从高风险的重资产模式迈向轻资产的道路,公司的主营产品万达广场,也将从自持向输出管理、租金分成转变。

从此,王健林再也不用为筹集大笔资金而东奔西走。

他能够从容地在资金链条受阻、政策环境恶劣时,将一切笼统在控制之下。

对万达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蝶变,但对王健林个人而言,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解脱。因为在三年还债的煎熬中,王健林早已对地产行业防患未然。

2019年,万达正式重拾对地产领域的投资,转当年地产权益销售额即达430.8亿元,为2020年预计的1000亿元销售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争分夺秒奋起直追的路上,王健林始终没有放松对轻资产模式的发力。

他不断签约新的广场项目,将原先在一二线城市集中的版图拓展到三四线。

据统计,截至2020年,王健林手下的万达广场轻资产数量已超27个,比之前猛增了60%有余。

为此,他接连签下60份新的轻资产协议,把曾经鸠占鹊巢于发达市场的老路,一锐不解地向下沉市场延伸。

如今,王健林的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在自救过程中,他不但成功还清了6000亿的恐怖债务,而且将万达推上了新的发展轨道。

新模式下,万达已经彻底跳出当年"高收入、高风险"的怪圈,而且更加灵活多变。

如此一来,再也不用担心步子太大、扩张太快而跌倒摔伤了。

即使偶有风吹草动,恐怕也难伤及王健林重振旗鼓的斗志了。

事实上,在2024年3月24日万达旗下公司再次因借贷纠纷而遭遇资产被冻结的困境时,王健林的从容应对显示了他无往而不在狂的豪气。

有知情人透露,银行与万达方面就此事已经展开了协商。

对于阅尽艰辛的王健林来说,这点风吹浪打实在是小儿科。相信不久,他一定能化解这次危机,卷土重来。

从天花乱坠到重拾辉煌,这注定是一个艰难而波澜壮阔的过程。

但无论前路将会怎样重重崎岖,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那就是在这位70岁老将的身上,依旧熊熊燃烧着重振雄风的斗志。

也正是凭借这股永不磨灭的澎湃激情,他才终将一路高歌猛进,在浩瀚江河中打捞出万达的崭新未来。

信息来源:2020.5.14,新浪财经,《王健林和万达尚未脱险》

2020.8.7,中国企业家杂志,《首富王健林的“减负”逻辑:千金散尽还复来》

2020.8.1,新浪财经,《王健林海外投资往事:曾豪掷2500亿买买买,扬言十年成一流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