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电影《芳华》教会了我们什么?

2025-02-08 07:01 来源:网络 点击:

电影《芳华》教会了我们什么?

最近上映的的好片听说有点多,前有《寻梦环游记》刷屏,后有《芳华》领跑全场。所以小编打铁趁热去看了《芳华》,个人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那么教会了我们什么社会规则呢

《芳华》由冯小刚执导,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时间背景,又把时间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主要讲述刘峰、萧穗子、何小萍等一群才艺青年在文工团的生活。电影很有年代感,无论是场景布置还是人物形象的表现,处处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冯导依旧在电影依旧切入了专属自己的元素气息,最后往往教会人们深刻的道理。

最开始电影由萧穗子的旁白拉开序幕,故事主人公刘峰则以活雷锋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他冒雨护送何小萍到文工团报到且一路嘱咐她要注意哪些事项。刘峰和何小萍两人的命运也是由此而有了交集,他们从没被命运善待,却始终善待他人。

大概这就是电影里所说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吧。

也许这就是冯导要告诉我们的这个社会的规则,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我们该学会什么。

主角之一刘峰从基层连队到成为文工团的一员,在文工团的地位就如那一句台词:从不需要想起,也从来不会忘记。他所做的一切都被大家当成是理所当然,比如帮林丁丁修手表;帮炊事员追回逃脱的猪;出差回来时帮文工团里的同胞带家书捎特产;自愿主动维修坏了的演出灯;很想上大学却拱手相让可以进修的好机会;帮同事打沙发当聘礼;主动请缨当何小萍的舞伴……

这些都为他在观众心中树立了一个负责上进的好青年形象。

他热心于文工团的每一件事,关心照顾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是的,他太好了,好得缺乏人性,好到他认为自己做了那么多好事,林丁丁理所当然要接受他的爱。却不曾料到在自己大胆示爱后竟被心爱的姑娘林丁丁举报,被诬陷耍流氓,被剥夺“活雷锋”荣誉,被调离舞台发配到边疆,后来因为爆发了中越战争,又不得不投身战场,虽然没有在战争中丢掉性命却失去了右臂,然而退伍后,妻子还是选择了他而去。

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有同样的疑问:活雷锋为什么活得如此狼狈不堪艰辛痛苦?我又想起了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泰国导游救人被踩死事件,不禁想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难道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幸福感就真的会远远高于做一个善良过剩的刘峰吗?我不知道。

也许这就是社会,一个残酷,但是不得不在里面坚强生存的世界。

女主角何小萍的命运也同样多舛。因为父亲的问题而备受牵连,母亲改嫁继父折磨,被刘峰带去文工团报到,原本以为去到文工团就可以重获新生,却因各种误会遭到排挤和歧视,当自己深爱的刘峰被调离文工团后,她也对所有人失去了信心,最后也被专业成为战地护士,不眠不休好几个日日夜夜抢救伤员,却仍然目睹无数战士倒在眼前,奋不顾身地用身体保护重伤的战士,躲过了炸弹却熬不过精神的折磨最后神经失常。

终究躲不过一个悲惨的命运。

还很记得那个画面:一位只有十七岁的已经被炮火严重烧伤完全睁不开眼的小战士去世之前拉着何小萍的手说了一句话,让我不禁落泪。他说:我想,你一定很漂亮。是啊,善良的人都很漂亮。

可是,天使最终却陨落了。

电影的尾声是文工团解散以后,何小萍看到了文工团的最后一场表演而恢复了记忆,昔日在团里被捧为“公主”的林丁丁变得很胖成为了老同事的调侃对象;干部子弟的婚宴也形同虚设,郝淑雯抱怨很久没见到陈灿了……

最后的最后,刘峰与何小萍,两个伤痕累累却始终坚持善良并穿过了岁月蹉跎的人还是没有结婚,却一直相依为命相互扶持,把对方当成了彼此唯一的依靠。就正如电影最后的旁白所说:“每次同学聚会,别人都是一脸沧桑抱怨着生活,而刘峰和何小萍,却显得平静温和,看起来比别人更幸福。”这大概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吧

这样的相伴到老就是他们最后能做的最好的事了。你有你的故事我有我的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一起。

昨天朋友圈被十八岁刷屏,十八岁的梗大概就是最后一批90后也成年了,00后要粉墨登场了。作为90后的我也不禁感叹,又想起了《芳华》结尾时萧穗子的那句旁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的芬芳年华吧。

有时候老去的不是岁月,是我我们的心态。

记忆本身也是活的,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成长,故事存在那里,跟着一块儿活,一块儿成长,于是就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可是谁又能保证事情原来的模样就是它的真相?

愿你珍惜美好年华依旧用善良回报社会以温柔拥抱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芳华

在这样的花样年华里,不负时光的托付,善良如一的活着。

后来,每喜欢一个人都能找到你的影子

歌单|令你单曲循环的一首歌

看完这样的厦门大学你有复读的冲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