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鬼谷子的局:或列国共治,或天下一统,终极目标为天下太平!

2025-01-08 13:27 来源:网络 点击:

鬼谷子的局:或列国共治,或天下一统,终极目标为天下太平!

《鬼谷子的局》自出版以来,受到读者们的热烈欢迎,鬼谷子作为谋略家、兵法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的共同的祖师爷,让广大读者充满好奇。此前,曾有媒体就《鬼谷子的局》,对我进行过独家采访,这篇实录稿,可以帮助读者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因本文篇幅较长,现分为多部分发布,每个篇幅,各说明一个重点。

1.鬼谷子的四大弟子个个留名史册,有读者给他们排序:庞涓最次,然后是张仪,再次是孙膑,最强者是苏秦,可谓天下第一说客。这四个人物,您如何看待?更喜欢谁?

在《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中,鬼谷四子,从成就上讲,苏秦、张仪最大,苏秦合纵六国,张仪破掉苏秦的纵亲大局,二人难分高下。但就功力上讲,孙膑更胜一筹。

功力的高低不取决于对术的理解,而取决于对道的领悟。庞涓领悟最少,所以功夫最浅。孙膑领悟最多,所以功夫最高,离道亦最近,并能做到功成身退,灭掉庞涓后再度进山追寻大道。至于苏秦、张仪,则介于二人之间,各执一端,各奉一策,各有成就,但都未能做到功成身退。

此书的最早形式是电视连续剧的剧本,从人物设计的偏重上排,鬼谷四子,苏秦是男一号,张仪是男二号,孙膑是男三号,庞涓是男四号。但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张仪,早晚写到他,我总是才思飞扬。

四人中,苏秦、孙膑代表的是正能量,其共同特点是真朴,厚重,大智若愚。苏秦有点像孟子,不辞劳苦地想让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回归秩序。张仪则接近庄子,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挥洒飘逸,快意人生。若无苏秦刺激,很难释放出他自己的能量。

张仪、庞涓代表的是负能量。注意,在这里,正与负没有褒贬含义,有点类似于正电与负电,是个相对概念,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正义与非正义(邪恶)。庞涓不是坏人,不代表邪恶。张仪更不是。

苏秦、张仪是对手戏。苏秦像老牛,张仪像野马。老牛执着而踏实,认准目标不移步;野马奔放而灵活,这山望着那山高。

孙膑、庞涓是对手戏。孙膑有点像唐僧,大智若愚,是理想人格。庞涓反之,大愚若智,处处争聪明,是现实人格。孙膑从来没把庞涓当对手,但庞涓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孙膑。从某种程度上讲,二人不在一个层面上博弈。孙膑的修为远远高于庞涓,甚至高于苏秦和张仪。

2.在《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中,鬼谷子的局是什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鬼谷四子是如何推动这个局的?

这要从春秋战国这一时代特色讲起。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色是礼崩乐坏,尤其是在鬼谷子活动的战国中期。当时,王室衰弱,诸侯强大,人心不再朴实,欲望横流,列国之间征伐不断,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有鉴于此,鬼谷子认为,天下若想结束纷争,走向太平,只能经由两种方式,一是列国共治,二是天下一统。“鬼谷子的局”就是如何经由这两种方式,实现天下太平的终极目标。

在苏秦、张仪出山时,鬼谷子的最后教诲是在他们面前摆出一局棋,棋盘是空的。这局棋就是纵横之道,也就是合纵与连横。

合纵是由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在说秦失败回家后,经过“锥刺骨”的发奋之后率先悟出的。苏秦的合纵方略可分四个阶段:一、通过合纵这一外交制衡手段强使天下停止征伐;二、通过邦交和谈,求同存异,消弭争端,实现局部和解;三、以善待他人的服心之道(亦即孔、墨等人的理想追求)教化世人,消除祸乱之源,即欲心;四、以合纵形成的强大外势逼对手和谈,从而实现天下所有人的真诚和解,在公平、公正、共生原则下推行联邦政治,实现人类大同。合纵可以解释为以服心为上的天下一统之策,可称道统。

连横是苏秦的对手张仪为破苏秦的合纵而渐渐悟出的。

张仪的连横方略可分三个阶段:一、分化瓦解合纵阵营,挑起纵亲纷争,使合纵内耗;二、远交近攻,进一步消耗纵亲实力;三、以强力一统天下,最终实现车同轨、民同习、上下同欲的王道政治,走向人类大同。连横可以解释为利用强势,以力服为上的天下一统之策,可称术统。

可以说,苏秦、张仪之争,或合纵、连横之争,是境界之争,是主义之争,是理想不同之争,不是个人恩怨之争。苏秦合纵的目的,是实现以列国(联邦)共处、共和、共荣为诉求的共和制政体,有点类似于孔子倡导的王道政治。张仪连横的目的,是实现以政体一统为诉求的独裁制政体。

纵横之争中,一心道统的苏秦失败了。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时间来看,苏秦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华夏民族的悲剧。历史证明,术统是不能长久的,奉行张仪一统之策的秦国在走向一统的同时,也走向了覆灭。

然而,无论是胜是败,《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至少告诉我们,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华夏民族曾经有以苏秦为首的这么一批贤达之士为对抗专制、实现以邦联共治为主体的理想政体而努力过,奋斗过。

3.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蕴藏很多成语典故、计谋出处,可否给我们介绍几个?

作为智谋故事,此书涉及许多流传甚久的智谋典故,包括许多成语故事,几乎每章都有,随处可遇。

譬如: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就不多讲了,是本书重要的故事线,也是孙庞斗智、苏张斗谋的核心,占据相当篇幅。

邯郸学步:见于第37章,苏秦用邯郸人的特别舞蹈,蹑利屐,激怒张仪,逼张仪入秦,使秦国更强大,从而促使六国走向并加强纵亲。

苏秦刺股:苏秦说秦失败,回家夜读先生临别所授之书,参悟失败原因,疲困至极,以锥刺股,载于战国策,引入史记,传为千古佳话。如何刺股及刺股原因,说见于本书第33章。

苏秦背剑:为一武术定式,有纵横捭阖之势。本书的演绎是,当其时,剑为昂贵之物,寻常人置办不起。苏秦出身隶农,为社会低层,背剑而闯天下为其平生梦想。苏秦削木剑,倒背之,游荡于洛阳,众人怪之,遭到在周室留学的张仪等纨绔子弟的戏弄与羞辱,得遇鬼谷子,方才成就梦想。

一石三鸟:见于秦国宫廷内斗。秦孝公驾崩,太子即位,用一石三鸟之计,将公孙鞅、甘龙、嬴虔等前朝老臣尽皆清除。具体演绎,详见第16、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