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如瑞法师:22岁的高材生出家,用15年的时间建成了一所尼众佛学院

2024-10-03 02:16 来源:网络 点击:

如瑞法师:22岁的高材生出家,用15年的时间建成了一所尼众佛学院

如瑞法师

如瑞法师,1957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她从小聪慧,学习很聪明、努力,她以优异成绩考到太原师范学院。

那时候,她是一个知识青年,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中脱颖而出,考上大学,当上了一名中学老师,端上了终身的铁饭碗。

这可是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她成了时代的幸运儿,令多少同龄人羡慕。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从穿草鞋的变成了穿皮鞋的。

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文凭含金量特别高,一个单位有一个大学生就好比现在有一个博士生一样稀罕。

22岁的她清纯、知性、美丽,特别爱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无论到哪里,她都是人群的中心,她性格活泼、开朗,而出家尼姑恬静、庄严。

她出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连她自己也觉得没有这个可能。

她的佛缘来自于她是一个佛化家庭,父母和姑姑等都是虔诚佛教徒,而且还是通愿法师的皈依弟子。

她从记事起,就跟随着她的爸爸、妈妈常到寺庙烧香、拜佛。

走进寺院,她心里觉得非常宁静、进进出出的僧人都是那么洒脱、自在,居士们都是那么和蔼可亲。

从长辈的口里,她听到她们常常提到一个高僧大德的名字:通愿法师。

通愿法师

通愿法师也是佛化家庭,父母都信佛。

通愿法师是出名的才女,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家庭条件优越,她从小倍受疼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抗日战争期间,兵荒马乱,她只好在家陪母亲到庙里听经,她听慈舟老法师讲《华严经》整整两年。

深感人生苦短,诸法无常,于是皈依慈老座下,1940年,剃度出家,法号:通愿。

通愿法师曾在五台山一茅屋内,苦修长达十年。文革期间,被关入大牢10年,她在狱中坚持每天念1000遍佛号,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劣,一心向佛之心始终不退转。

改革开放后,国家恢复了宗教政策,法师如愿回到了五台山继续弘法,培养僧才。

通愿法师

如瑞法师对通愿法师充满了崇拜。

一个条件优越的才女,舍弃家庭,出家为尼,苦行学道,内心坚定,不向任何艰难困苦低头,通愿法师成了如瑞法师心中的楷模。

老师是只蜡烛,点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

从小,如瑞法师就崇拜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她憧憬着在一个宁静的校园,站在三尺讲台之上,饱读诗书,满腹学问,周围围绕着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和朝气的孩子,这该是一种多么令人羡慕的生活啊。

她日夜苦读,勤学不辍,终于如愿考上了师范学院,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

情景再现,非本人

她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当她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一群孩子稚嫩的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觉得任重道远,工作虽然辛苦,但无上光荣。

她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每一天都开开心心,她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看着一个个孩子成人、成才,她心中感到十分充实,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成就感。

正当她沉浸在工作的快乐中,文化大革命爆发,教师地位低下,社会上充斥着知识无用论。

她的理想破灭了,心中充满了迷茫、郁闷。

正当她苦闷之际,她所崇拜的通愿法师来了。

通愿法师一脸慈悲,脸上总是一付淡定、柔和的神情。

她的一双眼睛睿智、通达,似乎能看穿人心,读懂人性。

如瑞法师见到通愿法师,就好像见到了亲人,把她心中的苦闷向通愿法师倾吐出来,希望得到通愿法师指点。

如瑞法师:

“为人民服务,不一定需要钱和权,只要发心真诚,随时随地都可以善巧方便地去为人民服务,利益众生。”

通愿法师的指点令年轻的如瑞心中豁然开朗,她懂得了:真正的修行,在于落实于生活的日常,落实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为。

如瑞法师

1981年的一天,通愿法师来到她姑姑家,听说通愿法师来了,如瑞法师欢喜雀跃,进门就叩拜:

“师父好!”

老尼师问她:

“如瑞,现在还好吗?”

如瑞:

“老法师!我想考研究生,想系统学习宗教”

老尼师说:

“你去四川尼众佛学院吧,佛学是最高的哲学。”

一语惊醒梦中人,如瑞一门心思要出家,读佛学院。

如瑞法师

虽然是佛化家庭,可自己的女儿要出家,爱女心切的父母还是不能同意,割舍不了这血脉相连的亲情。

父亲说:

“孩子!你就做一个在家居士吧,出家生活艰苦,你受得了吗?度众生任重道远,袈裟不是那么容易披上的!”

如瑞只能听从父命,放下出家的念头,等待机缘成熟。

但是,奇怪的是,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出去挑水,“咔嚓”一声,用了多年的碗口粗的扁担从中无缘由地折断。

信佛多年的父亲叹了口气:“让她出家吧,这是天意啊!”

1981年,22岁的如瑞法师跟随通愿法师来到了四川,如瑞法师顺利剃度出家。

如瑞法师

1991年,通愿法师往生后,为实现恩师通愿法师的遗愿,如瑞法师回到五台山,用当时兜里仅剩的105块钱,发心筹建女子尼众道埸。

建庙过程中的艰辛,言语不能道尽。

缺人手,她只能一人与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建庙事宜。

建庙土地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都要一个个地去做工作,调解矛盾。

缺金钱,为节省开支,她们就自己上阵,一个个柔弱的女子肩挑、背扛,和泥,挑土,干平日从来没有做过的苦力活。

建庙初期,事多人少。她每天早晨四点多起床,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处理,不能出一点差错。

有时,她从半夜睡梦中惊醒:还有哪件事情没有考虑周全,还有哪件事情没有落实到位。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劳作,历时15年,五台山尼众佛学院落成,可容纳1000位尼众,成为全国最大的尼众佛学院。

如瑞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