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口碑炸裂!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2025-03-31 18:13 来源:网络 点击:

口碑炸裂!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篇文章是对《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剧评,避无可避会涉及到剧透,请未看过剧的朋友谨慎食用,当然,本阁主也会努力避免剧透。

《我们与恶的距离》将镜头聚焦于罪犯、精神病人及其相关的群体。这部剧在对犯罪原因这一社会问题上的探讨是非常有力的,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这部电影:

▲造成生命陨逝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第一集中刚开始的三个片段就单刀直入引出了刑事辩护律师、死刑犯李晓明家属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的身为媒体精英的被害者家属,可以说,一开始就是简洁明了的导入正题,没有任何拖沓。而接下来刑事辩护律师律师陈赫会见了陈晓明影院无差别杀人的受害者天彦的父亲刘先生,因为陈赫也希望作为媒体工作者的刘先生能通过媒体深刻探究社会中犯罪的土壤,自然,出于人情,刘先生拒绝了。

先驱报负责人也是受害者的刘先生拒绝了

关于犯罪土壤的探究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并成为贯穿全剧的主题。

这里不再逐个片段分析,因为会大量剧透。

有一个问题,贯穿全剧也找不到答案,于是只能思考和推测:

罪犯们犯罪的动机是什么?在剧中每一个罪犯都是罪有应得,但是他们的作案动机却并不是那么明显:

第一个罪犯,就是影院无差别杀人的李晓明,他的案例是最典型的,作为一个高校的学生,毫无理由地在影院射杀观影人群。结合剧情来看,李晓明在大学被迫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原来想学机械专业),在出事前期他给妹妹说,自己要去干大事;

第二个罪犯,在公园残害两个幼童的陈昌,被确定患有思觉失调症,也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被减刑,但他一心求死,最终死于狱中。

第三个罪犯,同样患思觉失调症的应思聪,简直是李晓明的翻版,这个下面再说。

第四个罪犯,情节极少的更生人吕店员杀害老板事件

除了这些,还有网红pinky妹自杀事件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将这些案例陈列于此,不难得出,这些生命的陨逝都有一个共性原因:

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主要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就是精神生病了。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陈昌明显想通过犯罪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痛苦的;应思聪才华横溢,却因为梦想道路上的挫折精神失常,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李晓明也是因为价值观偏差才做出极端的举动。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受过伤之后一蹶不振,难以正常应对自己的生活,他们沉浸在怀疑自己的泥淖之内,需要思想的转变或者温柔的关怀才能振作起来,面对生活,然而现实中,每个人都很忙,哪怕是亲人,也无法及时察觉,应思聪就是这样。

▲媒体和新闻人的意义和使命

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无疑是这部剧想要探讨的议题。

通过风味新闻台乔恩姐的遭遇和她的反思可以看到媒体的很多问题,捕捉新闻热点、向大众展示社会关切的事件全貌、寻求真相等。但是显然,由于媒体的商业化运作,更多媒体人沉溺于抢新闻,于是很多新闻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面对记者无意义的的“绞杀”,李晓明的父母唯有下跪

剧中风味新闻台就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取得收视上的成功,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新闻,剧中有很多片段都对媒体无意义的抢新闻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例如李大芝被所谓的学长出卖,众多记者蜂拥而至,导演就借剧中应思悦之口对这种现象表达了不满和反对。

李晓明一家遭遇困境,被媒体追杀

有这样一句话来说明媒体人的职责所在:铁肩担道义,妙笔书文章。然而,在很多影视剧中,媒体人被塑造为间接的杀人者,例如《理查德·朱威尔的哀歌》(吹哨人被无端怀疑)、《素媛》(被折磨后在医院遇上记者抢新闻,素媛生命垂危)等等。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更有李大芝(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的改名)在品味新闻台暴露身份后对乔恩姐直接说:你们杀的人不比我哥少!

精神异常的学生模仿李晓明被大肆报道,母子难以生存,投河自尽

影片对媒体职责问题的思考很有深度,媒体作为社会的重要一环,理应有自己责任需要承担,而不能成为被商业支配的傀儡。

▲活着的意义

在这一部分主要来说一说李晓明一家人。

李晓明在影院随机杀人,也牵扯到了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有很多时候都艰难的活不下去,然而他们最后都活了下了,走向了更好的生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亲情的羁绊和来自普通人的善意还有自己一点点的理性和非凡的勇气。

李晓文和应思聪一起加油打气

看过《活着》和《末代皇帝》,这样的电影固然在摄影、镜头、用光、色彩等方面都是卓越的,但是真正让它们成为经典的还是它们所蕴含的精神。这两部电影历史跨度很长,影片本身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活着本身就是在创造传奇。

很多时候死亡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解脱,然而回望已经经历过的人生,有很多坎坷看似无法度过,最后就像青烟一样,回望过去,可能是一个微笑,也可能是感动的泪水。

李晓明一家最终艰难的获得了重生,然而我知道现实之中,不会所有类似的家庭都能这么幸运,在剧中也有一个悲剧: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学生模仿李晓明被媒体炒作,最后母子双双跳河身亡(第7集)。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明白就先不要去思考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大声音打一局游戏、看一部感人的动漫、看很爽的电影……

总之让自己开心的事都不是坏事情,在其中被感动,被治愈,慢慢的变好,生活就是这样的美好,值得每天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