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摄政王载沣传略

2025-03-13 18:36 来源:网络 点击:

摄政王载沣传略

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五日,载沣出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为醇贤亲王奕譞之第五子,母侧福晋刘佳氏。其二兄载湉入继咸丰帝为嗣,继承同治帝入承大统,是为光绪帝。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袭封醇亲王。作为光绪皇帝的胞弟,慈禧的亲外甥,载沣的地位相比于其他亲王更尊贵。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他成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国大计莫不总揽”的最高机密机关的领导成员之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任军机大臣。十一月,光绪与西太后同时病危。慈禧之意是立三岁的溥仪为帝,由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经过几年的争夺,载沣为首的少壮亲贵集团在中央朝廷占了优势。奕劻虽仍为首席军机大臣,但政事全取决于载沣。宣统元年(1909年),他代皇帝任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宣布统一全国军政大权。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名义任命庆亲王奕劻为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人们指斥为“皇族内阁”。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立即波及全国。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四日,载沣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要他率领北洋军去镇压革命。十一月一日,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载沣将军政大权全部拱让给了袁世凯。卸任的前监国摄政王载沣,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较识时务。

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曾多次要他全家搬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赴东北满洲国,月余后返回北平。

他在日伪的统治下没有屈从日本人的一再劝诱,坚持不去东北,在政治上同“满洲国”划清了界限。在这件事情上,他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这是他晚年的最大成功。

1949年1月,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起义,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部委急需房屋作为办公或者生产基地,很多单位都中意醇亲王府。1950年,载沣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下决心把王府出售。1951年,载沣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