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你相信谁,谁就为你所用

2025-02-24 00:38 来源:网络 点击:

你相信谁,谁就为你所用



茫茫人海,谁不希望结交几位知心朋友?可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真正的交心,这中间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那怎样才能让那些智慧谋略都很高的人,也能为我们所用呢?有个原则千古不变,那就是:你相信谁,谁就为你所用。



汉代刘邦就是遵循这个原则,一步步登上帝王宝座的。正是刘邦的高度信任,张良才能利用项伯这个棋子,在鸿门宴上智斗项羽,让刘邦成功逃出虎穴,化被动为主动。也正因为刘邦对萧何高度信任,他才能重用萧何举荐的军事天才韩信,帮自己扫清成功路上的障碍,最终一统天下。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只有在被他人信任时,才会激发内在的潜能,用行动去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信任。



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时,曾经重用过一个挺另类的教授辜鸿铭。他坚持复辟论和一夫多妻制,上课时还带来一个童仆为他装烟、倒茶,他自己则是一会儿吸烟一会儿喝茶。虽然学生急着听他讲课,他却不管不问。



当学生们把情况反映到蔡元培那儿,蔡先生却并不生气,他坚信学贯中西并且通晓多国语言的辜鸿铭,虽然存在一些陋习,但并不会给他的教授工作带来实质性伤害。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后,再也无人来告状了,只因为辜先生的课堂挤满了北大学子,他那种天马行空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生的交口称赞。



正是蔡元培这种兼容并蓄的理念,让行为怪异的辜鸿铭得到了充分的信任,他才能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发挥到极致。北大也正是因为吸纳了如此这般众多的优秀人才,才得以迅速壮大。



如果将“你相信谁,谁就为你所用”的信念推及到亲子教育上,也往往能收到奇效。



有位母亲生了两个儿子,他们之间相差6岁。两个小家伙为了争夺玩具或别的什么东西,经常吵闹或打架,让她心烦意乱。某一天,在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开导下,她决定推行自己的信任计划。



于是,她当着小儿子的面,对大儿子说:“你是哥哥,是弟弟的上级领导,你要负责弟弟的安全。”接着又对弟弟说:“你的任务就是服从安排,我相信哥哥会管好你的。”



从此以后,大儿子越来越有哥哥范了,对弟弟呵护有加。而小儿子则天天粘着哥哥,简直是把对方当英雄来崇拜了。两兄弟再也不吵不闹了,父母也乐得笑开了花。



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是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他们恨不得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装上摄像头,好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学生反映,他们本来关着房门在写作业,可父母会时不时给他们送点水果或点心进来。美其名曰是关心自己,其实就是对自己不信任,看自己是否背着他们在玩游戏或看小说。



父母进出房门的次数越多,对孩子的干扰越大,孩子的注意力更难集中了。这岂不是与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吗?



换位思考一下,哪个成年人愿意在别人的监视中讨生活呢?那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如芒刺在背,只会令人愤怒。



其实,小孩子能从父母那得到的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爱与信任。如果童年时他无法得到,他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童年,弥补当年的遗憾,这难道是巨大的悲哀吗?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谁不希望这样的空气更多更浓呢?愿我们能给他人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你要时刻记住:你信任谁,谁就能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