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朱熹说的“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真的存在吗?41位进士来说话

2025-02-17 17:57 来源:网络 点击:

朱熹说的“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真的存在吗?41位进士来说话

在古代,自隋唐以来,广大读书人都是通过科举制度来改变命运,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一阶一阶地晋级考。我们都学过《范进中举》这篇讽刺文章,知道范进考试考到了年老,终于在一次乡试中了举人,高兴得都变疯了。由此可见级级的科举考试多么不容易,以及它对读书人的毕生诱惑。

考个举人都会喜极发疯,那考中进士岂不是难上加难,好多读书人辛苦了一辈子都没能考上。譬如:李白、杜甫、李贺、孟浩然、蒲松龄、李时珍、贾岛、唐伯虎,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但他们就是屡屡参考而未进士及第。

但在宋朝,却有个家族简直是文曲星下凡、考神附身,考中进士简直易如反掌。九个儿子外加女婿竟先后中了进士,100%的录取率,不得不让人膜拜,而且他们的子侄孙辈等后代们也屡屡考中,还出了二位探花,并且在理学上也成绩斐然。因此,同是宋朝人的朱子圣人朱熹也不禁地送他们家族的一对赞溢楹联: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

那他们具体是谁呢?近日看了陈氏家谱,上面明明白白记载着,说的是南宋期间福建贡川(现三明永安市贡川镇)的陈氏家族。

贡川,古称"挂口"、"发口"。贡川历史上编织草席的很有名气。宋朝探花陈瓘以草席进贡朝廷,宋钦宗问出自何处,陈瓘说是"发口",也许是宋钦宗没能听清闽南口音的“发口”,或者是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便下令改"发口"为"贡川"。于是便有了“先有贡川,后有永安”的说法,这一句话也道出了贡川的源远流长。

先上两张图

族谱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位余公和他的后代是多么的杰出、伟大。

仅是在大宋一个朝代,一个家族在9代内就出了41位进士。这么壮观的人才辈出,应该是空前绝后、震铄古今。为了证实所言不虚,文后附上他们的进士榜单。现在的陈姓后代们可以查查族谱,找找看哪位是您们的光荣祖先。

一门双理学,指的是他们中间还有两位是理学大师,具体是指陈瓘、陈渊。限于篇幅,关于他们及其先祖的丰功伟绩将在它文介绍。

他们族辈出了这么多的进士,且多数人都在京城任职,于是引出了个历史上很有名的对子:“半壁宫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

这对子是宋朝大儒、大吏杨时杨龟山(1053—1135年)说的。杨龟山也是陈渊的老丈人。故事说的是贡川陈姓子弟奋发读书,许多人金榜题名,锦袍加身,一日早朝后叔伯侄们在一起吟诗作赋,其乐融融。当朝皇帝出宫私访游览,突然来至他们中的某一人家里,发现上朝用的牙笏横七竖八堆满床,大小官袍随意抛在一处,不觉龙颜大怒:”官有职位高低,袍有黄、红、蓝之分,如此没大没小,乱堆一处,成何体统!该当何罪?”。

陈姓一族官员纷纷跪倒在地,诚恐诚惶地解释道:臣等罪该万死。但臣等不是有意这样乱放的,因为官大的是侄儿小辈,官小的却是叔伯辈,因此牙笏与官袍才随便堆放。

皇帝发现确实如此,便不再责备。回宫后又忽觉还是不对劲,陈家这么牛叉,还是防着点为妙,于是便找人破了陈家祖地贡川的风水(贡川风水及如何被破另文讲述)。此后贡川陈家虽枝繁叶茂,繁衍发展成为闽、台、粤及东南亚的第一望族,也出了很多名人,如数学奖陈景润、海军大将陈绍宽、帝师陈宝琛、侨领陈嘉庚、陈伯达、排球名宿陈忠和等等,但再也没有超过那时的辉煌。

各位看官,您们觉得宋朝时的陈氏望族会如此辉煌,是什么原因造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若是贡川陈氏后裔,好好查查、看看也许您就是哪位进士先人的后代,在评论留言中兴许能很快找到自己的族亲哦。想了解更多关于陈氏家族的历史,请点击“关注”不迷路。

三明永安市贡川古镇

会清桥

宋朝贡川陈家41位进士科榜顺序表

陈 俨(世卿公长子) 登宋咸平五年壬寅王會榜探花

陈 瓘(称公三子)登宋元豐二年巳未李时彦榜探花

 进 士 题 名

陈世则(世卿公兄) 登宋雍熙二年乙酉梁灏榜三甲第三名进士

陈世卿(世则公弟) 登宋雍熙二年乙酉梁灏榜二甲第十九名进士

陈 偁(世卿公五子)登宋天圣八年庚午王拱辰榜进士

陈 瓊(偁公长子) 登宋治平二年乙巳彭汝砖榜进士

陈 瑊(偁公从子登宋治平四年丁未许安世榜进士

陈 珏(偁公次子) 登宋熙宁六年癸丑余中榜进士

陈 戬(瑊公季子) 登宋元祐三年戊辰李常寕榜三甲第一名进士

陈 升(瑊公长子) 登宋绍圣四年丁丑何昌言榜二甲第八名进士 

陈 珹(偁公四子登宋元符三年辰李斧榜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陈 麟(珹公长孙) 登宋大观三年巳丑賈安宅榜进士

陈彭老(瓊公孙)登宋绍兴五年乙卯汪应辰榜进士

陈 淵(珏公长子) 登宋绍兴八年戊午黄公度榜进士

陈良弼(世则公曾孙)登宋绍兴十八年戊辰王佐榜二甲进士

陈 捐(珹公孙)登宋绍兴二十一年辛未赵逵榜三甲进士

陈大年(瓘公孙)登宋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二甲进士

陈 瑀(俨公子)同上榜

陈大應(珹公孙)登宋淳熙五年戊戌姚穎榜进士

陈 芘(珹公曾孙) 登宋淳熙八年辛丑黄由榜进士

陈光遠(麟公孙)登宋淳熙十七年庚戌余复榜进士

陈 升(麟公姪)登宋嘉定四年辛未趙建大榜进士

陈 範(崇安人)登宋嘉定□年进士

陈 烨(瑊公元孙) 登宋嘉定十年丁丑王潜榜进士

陈光辅(珏公第四代孙)登宋寳慶二年丙戌王会龙榜进士

陈壮宗(瑊公玄孙) 登宋端平二年乙未吴淑吉榜进士

陈 章(瓘公曾孙) 同上榜

陈 容(长乐人)同上榜

陈 卓(章公兄)登宋淳祐四年甲辰刘夢炎榜进士

陈 職(壮宗公子) 登宋寳祐元年癸丑科进士

陈 煃(烨公弟)同上榜

陈 羽(瓊公曾孙) 同上榜

陈 鄂(淵公五代孙)同上榜

陈宜子(珏公第六代孙)登宋咸淳七年辛未张镇孙榜进士

陈布禄(珏公第六孙)同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