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唐代名伎关盼盼:捍卫尊严却被白居易逼迫致死?

2025-02-15 21:49 来源:网络 点击:

唐代名伎关盼盼:捍卫尊严却被白居易逼迫致死?

关盼盼是唐代的名伎,她之所以留名于世,和大诗人白居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白居易曾赞赏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白居易也因为一句诗:“争教红粉不成灰?”,间接促成了关盼盼的死亡。

1200多年来,她的故事让无数人同情,让无数人感慨!

她用自己的死捍卫了尊严,捍卫了忠贞的爱情!

关盼盼剧照


第一章

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关盼盼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书香门第。

关盼盼从小才艺双全,不仅精通诗文,而且拥有高超的舞技和动人的歌喉。历史记载:关盼盼能一口气吟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善舞唐玄宗亲自编导的《霓裳羽衣曲》。婀娜的身姿、美貌绝伦的容颜,让朝野上下的贵公子望眼欲穿!

关盼盼剧照

后来,家道中落,关盼盼被迫以谈曲吟唱和跳舞为生,类似于现代的艺人,当时叫歌伎。歌伎在唐代分四个等级:宫廷之伎、官府之伎、士家之伎、平康之伎。关盼盼当时从事的是最底层的平康之伎,相当于走街艺人,偶尔还在酒楼卖唱,虽然才华出众,奈何生不逢时,深有伯牙难遇子期之感!

十四岁那年春季,柳絮纷飞,青草吐芽,又到了士人们出来踏青的季节。

关盼盼剧照

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


第二章

这天,关盼盼正在徐州的知春岛上唱诵《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场的贵公子们看到优美的体态,纷纷给予打赏,但也有那些纨绔子弟垂涎若渴,给以重金要求入府侍寝。但关盼盼不为金钱所动,她期望得到懂音律、善诗文者的赏识。

在围观人群中就有这么一位,张愔,字建封,洛阳人,性喜儒雅,颇通文墨,他对关盼盼的诗文仰慕已久,而关盼盼的轻歌曼舞,更让这位封疆大吏如痴如醉,仿佛看到了一个仙女下凡。

关盼盼剧照

他开始派身边的侍从问关盼盼索要曲谱,想拿回家演练。有不懂的地方,还会随时让侍从请教,每次解疑答惑后,总要给予重金答谢,但关盼盼却分文不收,他知道这是一个懂音律的人,如果是知音:怎么能用金钱衡量呢?

但奇怪的是,两人之间交流只通过张愔的侍从,谁也没有要见面的意思,尽管心内早生情愫。

也真是上天注定,冥冥之中该两人相遇。某一年春季,张愔到乡下征兵,回程途中正逢大雨,他便到路边的一个亭子里避雨:这个亭子很特别,四面临水,每年的春来燕都在此栖息。

关盼盼剧照

恰巧关盼盼在此歌舞: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四句诗,仿佛让张愔看到了故人,原来内心思慕的人就在眼前,良辰美景怎能辜负?他开始向关盼盼吐露爱慕之心,两人于是喜结连理。

相遇的亭子后来被张愔扩建,双层结构,上下回廊环绕,秀丽典雅,古朴美观,因为春燕栖息,所以命名燕子楼。

燕子楼


第三章

张愔喜欢与文人交友,好友当中就有享誉一时的大诗人白居易。

某日,白居易远游到徐州,张愔便邀请他到府中做客,用盛宴殷勤款待!酒宴之上,张愔不断暗示关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而关盼盼对白居易也是仰慕已久,想用才艺得到白居易的认可。

关盼盼表演了自己最擅长的长恨歌与霓裳羽衣舞,歌喉与舞姿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霓裳羽衣舞

白居易完全被带入了画面,他仿佛看到了唐玄宗,看到了杨玉环,看到了开元盛世,想不到自己的诗词还能被演绎的如此完美,因而留下了一首诗赞美关盼盼: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可比花中牡丹,可与当年风华绝代的杨玉环媲美。

经此一遇,关盼盼开始名扬天下,她与张愔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第四章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自从安史之乱后,国家百业凋敝,民不聊生,边关的战事也越发紧迫,张愔长期出入于军队中,风餐露宿,患上了不治之症,因此早亡。

此时的关盼盼才20岁,风华正茂,也是感情最为丰富的时候,想起与张愔如胶似漆的过往,她整日以泪洗面。再加上丈夫死后,家中断了生活来源,她的日子也仅是维持温饱而已,远没有昔日的笙歌艳舞、锦衣玉食。

关盼盼剧照

此时,那些纨绔子弟又开始上门提亲,有的甚至倾家荡产也想把关盼盼娶回家。张府一时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不知情的大众以为关盼盼有另择他人的想法。但关盼盼却闭门不见,和仆人隐居到了燕子楼:当初与张愔见面的地方,以表示对感情的忠贞不渝。

白居易闻听此状,托人给关盼盼寄去了两首诗:

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诗中满是各种凄惨,尤其是“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这句,后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予改动:冷雨敲窗被未温,半为怜春半恼春。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意思是说燕子楼中虽然还有其他人住着,但感到霜月之夜如此之漫长的,只是盼盼一人而已,可见相思之苦。

其实,白居易还写过另一首诗: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意思是说,有人曾经到张愔墓上去过,看到坟边的白杨已经长的又高又粗,可以做柱子了,如此情景,盼盼的花容月貌怎会不变土灰呢?

这首诗间接促成了关盼盼的死亡,有人说白居易指责关盼盼不守妇道,应该随夫而死。有人说关盼盼看完诗后心如死灰,最后抑郁而终。我比较认可第三种结局:关盼盼收到白居易的诗后, 自叹道:妾非不能死, 恐我公有从死之妾, 站清范耳。于是留下了绝笔:儿童不识冲天物,谩把青泥污雪毫。

放下笔,关盼盼绝食而亡,年仅35岁,离她所爱的张愔离世,已经15年。

-作者-

才如史迁:70后文史爱好者;佛法爱好者;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感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