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战国时期疆域最广的楚国因何被秦所灭

2024-11-07 01:34 来源:网络 点击:

战国时期疆域最广的楚国因何被秦所灭

从史书上我们得知,战国后期,秦国只用了10年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燕、魏、楚、齐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

那么为何疆域最广,兵力最多的楚国没能统一天下,反而被秦所灭呢?小卡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疆域

由盛转衰之因(外部因素):在楚怀王刚即位时,楚国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国、秦国并列为三大强国!而楚怀王又任用贤才,包括屈原、陈轸、苏代、田忌、公孙衍等人,使得楚国国力蒸蒸日上。然而,楚国由盛转衰的开始也正是楚怀王在位期间。

起初,在在魏相公孙衍的努力下,列国很快就形成了楚、齐、赵、魏、韩、燕、义渠七国合纵攻伐秦国的局面,各国公推楚怀王为合纵长,怀王之声名也随之到达顶峰!

然而好景不长,秦相张仪出使楚国,欺骗怀王说只要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给楚国。楚怀王信以为真,结果与齐国断交后张仪只给楚国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三次攻打秦国皆大败而归,同时,魏国、韩国趁火打劫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自此楚国大国地位从此瓦解,走向没落。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齐国联合韩国、魏国大败楚军于垂沙,秦国也再次出兵大败楚国之际,楚国内部也爆发了问题,楚人庄蹻发动起义,攻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楚国遂成四分五裂之局面(《荀子.议兵篇》记载了"庄蹻地,楚分而为三四"),进一步沉沦。

秦国趁楚国内乱之际,又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秦昭襄王以"归还城池,两国相好"为诱骗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屈原劝告,被秦国扣留三年,中途逃跑失败,最后死在了咸阳。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在位时,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因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微辞,于是"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故朝堂之上的最后一个忠臣也被赶走,楚国日渐没落。

内部原因:其一是楚国宗族势力十分强大,朝政把持在各个宗族手中。光王室宗族就有三个,屈氏,昭氏和景氏,后世大家所熟知的项羽所在的项氏,史书也有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而来自魏国的名将吴起想要变法改善楚国,削弱宗族势力,就变法刚有起色时,支持他的楚悼王却死了,吴起也被宗族合伙干掉了,变法也就消失了。宗族势力的强大,导致楚国不够齐心,除了最后抵抗秦国吞并时奋力抵抗,平时打战每个宗族势力都想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焉有不败之理。

其二是楚国疆域虽大,但是没有被开发的地区太多,整体国力也就和魏国、齐国差不多,人口和经济甚至比不上魏国,地广人稀成了楚国无法兴盛的重要因素。

其三是没有贤明中兴的君主,楚怀王前文已经介绍过了,听信张仪之言误国误己。之后在楚威王时期虽然向北扩张了一下国土,但是西部边疆被秦国也被占据了不少,没有清醒的意识到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秦国。之后的君主就不必多说了,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

即便是这样,秦国灭亡楚国也花费了不少代价,首先嬴政派出年少成名,勇武过人的李信统军20万南下灭楚,结果李信被打的大败,近乎全军覆没。而后,又派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秦军顺势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其遗族昌平君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与秦军对峙一年之久,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昌平君兵败身亡,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而仅仅不到15年后,来自楚国遗族的项羽就灭掉了一统天下的秦国,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故而后人云“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亡秦者秦也,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