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观察者效应”-做被观察者自己思维的正念观察者

2025-04-15 13:29 来源:网络 点击:

“观察者效应”-做被观察者自己思维的正念观察者

所谓“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指的是被观察的现象会因为观察行为而受到一定程度或者很大程度的影响。

比如,一位公司大领导,某天突然在办公室里面巡查,其实啥也没有,但公司员工却个个噤若寒蝉。

再比如,一堂初中升学考试,数学考场里面,监考老师也就多看了小王几眼,他就开始慌张和担忧,最终失了水准,数学没考好。

观察者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一定会影响到被观察者,被观察者也要意识到观察者的行为可能正在影响着自己。

01

大家都听说过,雌螳螂交配之后会把雄螳螂吃掉的故事。

很多人都想问,为什么雌螳螂交配之后会把雄螳螂吃掉呢?经过专家们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其实,雌螳螂交配之后吃掉雄螳螂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雌螳螂之所以要不要吃掉雄螳螂,取决于雌螳螂当时饿不饿。因为雌螳螂她并不能分辨在眼前的是自己的丈夫还是猎物,雌螳螂只是由于卵子发育的本能,和有个生物从眼前经过得紧张,误以为雄螳螂是敌人才造成的。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可以理解为是观察者效应造成的。雄螳螂是观察者,雌螳螂是被观察者,只是雄螳螂付出的这个代价有点大。

会不会有人这样想,雄螳螂好无辜呀,奉献了自己,却是因为雌螳螂的饥饿状态和本能反应,这和雄螳螂有啥关系呢,完全是因为雌螳螂呀。

02

有这样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化妆师在很多被实验对象的脸上,画出很逼真的“伤疤”,并告知实验对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伤疤会如何影响人们对待她们的态度。

化妆师拿着镜子,让实验对象一个个看到自己脸上丑陋的伤疤。然后假装告知实验对象,伤疤需要一点修饰,需要涂一点润肤膏以免伤疤皲裂。

其实,化妆师是把她们脸上的伤疤偷偷地擦掉了。

然后实验对象(这时她们脸上已经没有伤疤了),心中怀着对自身样貌的错误印象,出去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和人际接触。

这个实验引起了实验对象们的巨大反应。

大部分人,走在路上各种的不耐烦,时刻都在在意着路人看着自己异样的目光。

她们整天都过得不舒服,慌乱、紧张、恐惧、害怕,还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机。

其中一个美女回到家,老公的一个微小动作就引起了她的巨大反应,是不是因为我变丑了,你就不爱我了,要离婚,搞的老公莫名其妙地赔礼道歉。

03

观察者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自己的想法、思考、思想和思维。

是的。

我们自己会担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自己会烦恼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我们自己会忘不掉过去,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

我们自己会更担心未来,对未来的事件充满不安。

。。。。。。

这些都是大脑产生的烦恼和压力。

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自己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焦虑当中。大脑或思维是自己的观察者却也是自己的控制者。

我们自己,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其实我们自己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合二为一。

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的观察角度会导致被观察对象行为的不同,观察别人和被别人观察也会出现各种有益或无益的影响行为。

我们自己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合一,那我们自己的思维,肯定是要向有益的观察和被观察方向去发展。

04

你有没有过,夜深了还在伤心发愁睡不着。

我们不要把思考中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混为一谈,对想法要采取旁观者的状态。

我们要让大脑或思维及时休息,这样大脑才能够充分发挥它原本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判断力,抑制忧愁。

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维。

什么是观察自己的思维?它是不属于思维的东西,它是当下,临在当下。

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

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我们为什么喜欢走出去接触大自然,因为那里有平和与宁静,那是当下的美好。

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能愉悦地接纳,他们不会为了过去的事件患得患失,也不会为了将来的事件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活在当下。

05

有时候早起,我会静静地坐在床上进行“正念冥想”的静修,放空自己,控制思维。

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以及不做判断。

正念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我们生在现实,活在现实。我们要“正念生活”。所谓“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当下发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体验,不要被各种精神困惑蒙蔽。说白了就是我们要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

切记,我们自己就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合一,要学会以旁观者的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思维,临在当下,这样我们才不会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