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杨贵妃的销魂处究竟在哪?“禄山之爪”原来出自这里

2025-04-14 15:37 来源:网络 点击:

杨贵妃的销魂处究竟在哪?“禄山之爪”原来出自这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一句诗,勾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对盛唐第一美女杨贵妃的憧憬与幻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让她与唐明皇的爱情,被多少后人津津乐道。

古往今来,提起历史上的美女,有谁能跳过杨玉环呢?

谁会不好奇,一个能让“君王从此不早朝”的女人,一个能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女人,一个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到底有多么销魂,究竟有何魔力呢?而历史上传闻的“禄山之爪”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杨家有女初长成

杨玉环出生于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杨玄琰,曾任职过蜀州司户;她的叔父杨玄璬曾担任过河南的土曹,杨玉环十岁左右时,父亲突然去世,从此杨玉环就被三叔杨玄璬抚养在河南洛阳。

由于天资卓越,容貌秀美,良好的家庭环境为杨玉环提供了非常优渥的教育背景,让她在幼时便已经能歌善舞,精通音律,属实如白居易说的那样“天生丽质难自弃”。而日积月累的文化熏陶让杨玉环养成了温润大方的性格,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勾人的魅力。

有一次,杨玉环参加咸宜公主的婚礼,她的胞弟李瑁被杨玉环出众的容貌和气质吸引,于是,求纳杨玉环为妃,在武惠妃的要求下,杨玉环当即就被唐玄宗册封为寿王妃。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相互欣赏,十分恩爱,羡煞旁人。

但,好景不长,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逝世,唐玄宗悲伤难耐,难以走出,这时,有人对他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想让他将杨玉环留在身边。为了缓解寂寞之苦,唐玄宗随机就将杨玉环招进了宫中为自己歌舞解闷,没想到,杨玉环的一曲霓裳羽衣曲,从此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三千宠爱集一身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杨玉环到底多么受宠?唐玄宗甚至直言:“汝得玉环,如获至宝也。”

二人巨大的年龄差,反而成了这段感情的催化剂。年轻有活力的杨贵妃能带给唐玄宗许多其他妃子给不了的乐趣。更何况,杨贵妃又是一代才女,擅长音律,这对同样喜爱琴棋书画的唐玄宗来说堪称之音。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唐玄宗虽为皇帝,但高处不胜寒,身为孤家寡人难免会有寂寞之感。

而杨贵妃偶尔的调皮、娇纵、耍小性子,却带给了他寻常夫妻一般的感受,这对他来讲是十分难得的。既然如此,这般才华横溢,美貌冠绝六宫的杨玉环怎么能不被宠爱呢?

自她入宫,整整被唐玄宗宠爱了11年,得宠程度冠绝六宫。宫中朝臣甚至直接唤她娘子,而她的地位也直逼皇后,唐玄宗整日与她腻在一起弹琴做舞、花天酒地。因为其喜爱吃荔枝,唐玄宗便不惜耗费巨量的人力马力,从岭南将荔枝运回西安。更夸张的还有华清池,是专门赐给杨贵妃洗澡用的温泉浴池。

因为她一人得宠,杨家所有人都地位攀升,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也正是因为她,一时间,整座长安城内的家家户户都开始重生女轻生男,都渴望着能生一个像杨玉环那般美貌的女儿。唐玄宗给杨玉环的宠爱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于让二人的感情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

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朝末年,由于盛世太平、国泰民安许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积极进取之心和忧患意识。

开始整日贪图享乐,追求一时之快。自唐玄宗将开元元改为天宝年之后,便越发沉迷杨贵妃的美貌,重视享乐、奢侈无度起来。

而因为此时的杨玉环倍受圣宠,所以当时的朝中上下人无一不想要讨好她,抱紧她的大腿。那当时朝堂之上有一个名叫安禄山的将士。也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发起人之一。

安禄山十分的狡猾与奸诈,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和以求自保,干脆拜年轻的杨贵妃为母亲。

在一次母子酒宴之上,安禄山醉酒后吵着要喝母乳,却一不小心一掌抓伤了杨贵妃的胸脯,清醒后的二人被吓得魂不附体,然而幸好高力士灵机一动,将这个爪印说成是被小动物抓伤,如此一来才掩饰过去,而这也就是“禄山之爪”的由来。

而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让杨家在朝廷中一家独大,她的族兄杨国忠与其他五姐妹各家都利欲熏心,奢侈无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弄的官怒人怨,导致朝廷和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唐玄宗的荒淫无度与用人不淑让奸贼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趁机其不注意之时发动战乱。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可怜的唐玄宗被逼至马嵬坡下,此时陈玄礼等人劝唐玄宗赐死杨玉环以稳定军心,。因为大家一致认为是杨贵妃导致的这一切的发生。无奈之下,唐玄宗只能忍痛割爱,将杨贵妃赐死在了马嵬坡的佛堂内。

小结:

历史的齿轮从未停下。历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与失败,都值得我们去进行反思。纵使红颜再美,也难当祸水之名,将一个国家的衰败单纯归于一个女人身上,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杨贵妃,她纵然是幸运的,但她也是不幸的。纵使她再美艳得宠,她也是不过一介女流,而古时候的女人本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她的命运从来都没有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明明已经嫁给李瑁,但是却被皇帝一句话夺走,她的丈夫也没有为了挽留她做出任何努力。而皇帝如何对待她,也从来不是她能够决定的,纵使宠冠六宫又如何,最终还不是被赐死于马嵬坡。

美丽本不是杨玉环的原罪,但红颜薄命却是她最终的下场。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去反思,唐朝最后的衰落难道真的是怪杨贵妃太过于销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