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上党八音会

2025-03-25 10:45 来源:网络 点击: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

我位于山西长治地区,我们这里的春节的民俗是在正月十四和正月十六三天的时候会进行八音会表演。

长治地区的八音会教上党八音会。我们又称其为家伙事,弄红火,吹打等。它的主要器有锣,唢呐,笙,后来又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现在的上党八音会还加入了铜管乐器和电声乐器。八音会通常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合奏方式分坐立走三种演奏模式。传统乐队一般有十多人,以男性为主。上党八音会在演出中没有固定的服装道具,由于舞台表演需要一般统一着装,其表演场所为室内表演,室外表演等适用于重大的节庆和一般性的娱乐活动。上党八音会的吹打合奏是一种欢快热闹,并附有夸张肢体表演的吹管乐与打击乐合奏的形式。鼓是上党八音会传统吹打乐中的主要乐器,其作用是指挥掌握演奏节奏与曲牌转换负有组织乐队和气氛渲染的任务,鼓也具有取悦神灵的作用。在春节表演的时候,整个村的村民都会来观看这个时候的表演,春节表演主要以武吹为主,表演者要表演功夫引号。如用鼻孔吹奏唢呐,以及运用口腔和鼻孔同时进行吹奏一口气不间断长达一分多钟。八音会吹奏表演者不仅要能够熟练吹奏低倍唢呐,大中小唢呐,并且在吹奏戏文时,还要求他要使用口咪,模仿人物对白。打击乐也是乐班中极为火爆热烈,也是最能出彩的重要部分。击鼓者靠高超的击技,轻击,连击,重擂,击边,刮鼓钉等用木锤打出各种鼓乐音色。演奏者或坐或站或跳跃高处,他们把手中的家伙抛向空中,随手又能接住,此时恰好下一个节拍,这个时候也是观众欢声最高的时候。

上党八音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体现,它也能体现民俗的功能。

娱乐性的功能:在上党八音会的演出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演奏员们表演到情绪高超时绝活式的演奏,如单腿站在凳子上,身体随着音乐左右来回摆动,一会儿站在凳子上,一会儿又跳到舞台的正中央,或是直接把乐器抛向半空中,在乐曲结束时在恰好接住。在《过街红》 乐曲中,有一个拍子多次反复的出现,起到了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再加入打击乐之后,更是将乐曲推入到一个小高潮结尾起到了渲染气氛的效果,同时也更加突出了人民庆祝节日的喜庆场面。娱乐性是由人们对这门艺术由衷的喜爱,演奏者真实的亲切感,精湛的演技和夸张的表演方式体现的,当演奏者获得观众的欢呼声后,强烈的鼓点,节奏感可以调动起人们的兴趣,他们都沉浸在自娱自乐中,暂时忘掉了一切。

教育的功能:上党八音会的起源,以散存的书志笔记推断萌生于战国时期,汉代的鼓吹是其最早的形式,上党先民们在鼓吹月传入之后,开始学习效法并广为传播。在2000多年前上党地区的音乐就已经开始发展了。晋城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壁画露台表演图描述的是乐队共有12个人,两边八字排开所用的乐器拍板,笛子,笙等,明代的神庙祭祀促进了舞台演出,清李绿园的歧路灯一书中关于山西泽州府锣戏在河南开封的记载说明上党八音会更加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上党八音会的一路发展传承创新就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保存功能。

《打酸枣》一曲表现的是姑嫂俩结伴去打酸枣的场景,日常生活风物人情,逗笑逗趣的乐曲,抒发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丰富了精神生活,让人们得以精神调节和放松生活,变得充实,从而也实现了共鸣,直接反映精神面貌,影响思想品格。《周西岭战斗》是上党民间吹打乐的演奏曲目,该曲是抗战时期的曲目,展示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好像人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斗志昂扬地准备去战斗表达出自信昂扬的英雄气概。传统古典音乐丰富和引导人们寻找缺失的善良之心,改善了社会风气,上党八音会还具有教化调节的作用,当人们之间出现不和睦的关系,是上党八音会在演奏中的乐器与乐器之间和集体合作的精神,要一定程度上对人们起了教化作用。这些都是民俗强化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

心理功能:民俗能使人们实现心理宣泄。上党八音会在激烈的锣鼓声中,呈现出欢快热闹的气氛,演奏者夸张肢体表演,村民围在一起喧嚣热闹,人们就能释放出自己的压力,对演奏者来说尽情的表演也是在释放压力。

图源网络

现在八音会的发展可以借助网络直播,在有演出需要的时候开始直播,还有刻录光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保存下来。平时团队就定期开始直播,录制视频,观众老爷的打赏也不少啊,还有平台的激励。家里的老人们很喜欢八音会表演,但是网友上传的视频多有瑕疵,不全。所以团队可以表演经典曲目,满足一下我们的需求。在抖音,今日头条开直播啦,在西瓜视频上传视频,借助b站,微博,这些都能让观看的人增多,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优秀绎人员还可以开设自己的个人号,进行教学,个人曲目的表演,借助新媒体手段让八音会焕发一新。

现在八音会已经是国家非遗项目,希望更多的从业者抓住机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八音会发扬好,讲好当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