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三国后期的十位著名将领

2024-12-10 19:27 来源:网络 点击:

三国后期的十位著名将领

喜爱三国的朋友们都熟知,在三国前期,那是名将如云,猛将如虎,诸如吕布、关羽、张辽等等,不胜枚举。那么三国后期呢?下面小编就按自己的理解盘点出下列的十位三国后期的名将。

10、张翼

张翼,(?-264年),字伯恭,犍为武阳人,汉初三杰张良之后,高祖父张浩曾担任司空,祖父张纲官至广陵太守,都有美名。三国蜀汉后期将领,文武双全,为北伐立下赫赫功勋,官至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蜀汉灭亡后,张翼跟随姜维向钟会投降,在钟会之乱时,被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由于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

9、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陆逊次子,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官至大司马、荆州牧。二十岁时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后来,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公元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

8、郭淮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曲侯。建安年间,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公元240年,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公元250年又升迁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公元255年卒,追赠大将军,谥贞侯。

7、夏侯霸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武将,夏侯渊次子。在魏官至右将军、征蜀护军,屯住陇西;在蜀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他心中不安,投奔蜀国,被封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后病逝于蜀汉,得到追谥的荣誉。

6、廖化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他归入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是三国中经历了魏、蜀、吴整个兴衰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位。

5、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吴国四朝元老、重臣。年轻时做小将,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曾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帐下,骁勇且有计谋;后期于解救寿春、诛杀孙綝等事件中屡有建树,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公元271年(建衡三年)去世。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打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兴衰成亡。

4、文鸳

文鸯(一作文淑,?-公元291年),字次骞,小名阿鸯,谯郡(今安徽亳州市)人,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

文鸳骁勇善战,依附大将军曹爽,效忠于王室。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后,随父联合毌丘俭于淮南起兵勤王。兵败之后,向南投奔吴国。诸葛诞发动淮南叛乱,奉命率军驰援。双方发生内讧,父亲为诸葛诞所害,遂降于司马昭,封关内侯。西晋建立后,任平虏护军。咸宁三年(277年),拜平西将军、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事,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名震天下,迁使持节、护东夷校尉、监辽东军事。八王之乱中,为诸葛诞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诬杀,惨遭灭族,时年五十五岁。

3、钟会

钟会(225年-264年),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毋丘俭、诸葛诞其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发动伐蜀之战。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2、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三国时后期蜀汉大将军。因为父亲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钟会死于乱军之中,姜维心痛自杀,享寿六十二岁。

1、邓艾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