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高考719分考入清华,郑书豪的学习方法,或许也适合你的孩子

2025-04-03 14:25 来源:网络 点击:

高考719分考入清华,郑书豪的学习方法,或许也适合你的孩子

每年的6月是中国的高考月,全国的高中生都会迎来人生的第一大考——高考,所有的考生都想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但是只有一个好的复习方法才能使你事半功倍,那么到底如何复习,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学霸是怎么做的。

郑书豪,陕西省理科状元,17年高考总分719分,理综和英语均差一分满分,语文125分,数学146分。在高二时候,郑书豪还获得了全国信息学竞技赛一等奖。

面对这个成绩他的老师是这么说的“这次获得第一名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不仅悟性好,有天赋,而且特别勤奋。对自己认准的事情能够执着的去做,坚持不懈,专注度很高钻研题一坐就是一下午”。

老师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严谨的代表,那么能让老师给出如此评价的人。大家想想看他得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啊!

或许在看到这些时候,各位家长会认为这位状元很早之前就是学霸,其他学生怎么可能和他相提并论,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比较而是关注这个学霸到底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的。

这位学生平日里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不同,从气质上也很难看出这位同学是高考状元,很朴素,说的话也不多,他的高中不像别人,有兄弟有女朋友,他的心思一直放在学习上。

不仅如此,他很谦虚,就是平日里我们说的那种埋在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种人,但偏偏就是这种人,成为了省理科状元,他自己说“我估计我考的并不高,700分左右,当时得到成绩自己感觉也很惊讶,感觉超常发挥了,之前模拟只考了一次第一“

对于很多高考生而言高三的一年会很辛苦,熬夜也是家常便饭,这位状元也不例外,经常熬到1点俩点。

相比其他状元郑书豪算是比较务实的一个毕竟在很多成功者口中似乎成功很容易,仿佛他们基本都靠天赋,但是郑书豪给出了一个大众化的答案”吃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祖宗留下的“偏方”,还有两条就是吃苦和坚持,要认真,不偷懒,认真对待每节课认真对待每次考试每道试题,不懂就问,脚踏实地。

在高三千万不要有懒惰的习惯出现,这是大忌。

“你不会的就要去问”这是郑书豪的话。

这句话你品你细品,其实高考为什么会丢分?不就是不会还不去问么?有一些人总是说着明天去问,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当日事当日毕。

郑书豪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护士,他自己一个人在西安读书,父母不在身边,而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想法很特别。

别人还在抱怨自己没有父母照顾的时候,他却想这样正好锻炼了他的独立能力,这也就是他成功的关键。

与别的学霸不同他的课余时间会打球会听音乐,他会适度的放松自己,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现在有很多家长只知道让孩子不停的做数学题,背英语单词,其实在空余时间可以为孩子在互联网上选择在线美术1对1之类的课外兴趣班,然后让孩子在课余时间既放松身心又学了一门特长,岂不是一举两得。就像这位学霸一样,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

他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认真。

认真搞懂每一道题,认真听每一节课,问题不留到明天来解决,想学好就要不怕辛苦,要坚持下去,还有就是独立。

如今郑书豪进入清华交叉信息院姚班,大一时候就提交了入党申请,获得过清华大学新生一等奖。

2018年是郑书豪的“成名年”

这一年郑书豪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预备党员。

这一年郑书豪在《最强大脑第五季》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郑书豪在进入清华之后仍然在勤奋努力,他的传奇也一直在延续,取得省状元的他没有骄傲仍在不断努力,我们也祝这位学霸可以一直传奇下去,也希望以后的他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们相信省高考状元和最强大脑并不是他的全部。

也祝愿各位考生可以从这篇文章学习到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取得高考状元,重要的是你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方法比如坚持不懈,这些方法会帮助你走向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