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探究-心理知识:人质情结

2025-04-02 17:41 来源:网络 点击:

探究-心理知识:人质情结

作者:西西

咨询师,主修健康与心理

微信号:20122456

人质情结的别名: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效应

人质综合症

来源: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

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两名惯犯抢劫银行失败后,劫持了银行的四位职员,警匪对峙了130个小时,罪犯放弃,对峙结束。

但事发几个月后,四位人质对罪犯仍存有怜悯等情感,并抵触警方和法官的言论,甚至募集资金为他们进行法律辩护。其中一位女性人质更是爱上了罪犯,并订了婚。

基于这件事,人质情结被发觉,填了个名字叫斯德哥尔摩效应。

这是一个心理现象

——被害者对罪犯产生感情,支持罪犯的某些行为和观点,甚至积极参与。

被害者产生人质情结的主因:

被害者与外界隔离

生命受到威胁

主观感受绝望

罪犯给予恩惠

基于斯德哥尔摩市的抢劫案,在警匪对持的130个小时中:

人质与外界隔离;

罪犯具有攻击性,分分钟能杀掉人质;

人质恐惧,绝望;

在此期间,罪犯给人质提供了食物和水等

西西悟语:

人的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吃喝是最基础的本能。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一点点的恩惠都可能引发人质的心理依赖,而这一点点的累积最后影响了态度,情绪,和认知。使人们产生了不适宜的思考。

人质情结可能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日常是一种警醒。当处于某些局面的时候,尽可能跳开固有的思维模式,站在各种位置去考究事态的趋向,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认知的可靠性。

如果无从下手,就不断地让自己进步吧,磨练总是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