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娱乐 > 正文

​乌台诗案故事梗概(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2024-01-13 18:34 来源:网络 点击:

乌台诗案故事梗概(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故事梗概(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故事梗概?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乌台诗案”是宋代第一起震动朝野、影响深远的“文字狱”,也是北宋后期党争的一次恶性发作。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是苏轼在调任湖州太守,照例上表谢恩的奏章《湖州谢表》,其中写道“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其中,“不适时”、“新进”等字眼刺痛了变法派的神经。

表面上的原因是苏轼作为文坛盟主,声望比较高,在他身边聚集了“苏门四学士”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著名文人,变法派扳倒了苏轼,就扳倒了一大半的反对派。

根本的原因是对苏轼不世才华的嫉妒与恐惧。苏轼每写下一首讥讽变法的诗词,都深深刺痛着变法派当权人物的心,他们当然想着将苏轼除之而后快。

扩展资料: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差点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里都写了啥?

《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沈括因此一鸣惊人,成为一位名震千古的卓越人物。沈括的名号如雷贯耳,与之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更是家喻户晓,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正是沈括打响了检举揭发苏轼的第一枪。

公元1073年,沈括偶然看到苏轼的诗稿,认为其中不少诗句涉嫌诽谤朝政,沈括便将诗稿呈给宋神宗,但未引起上层阶级的重视。直到1079年,监察御史旧事重提,再次将苏轼新稿旧账一并翻出,告发其讥讽朝廷,御史台受理此案。由于御史台旁柏树上经常有乌鸦群集,因此御史台又称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作品风格突变的主因,更险些惹来杀身之祸。由于苏轼是文坛领袖,他在诗中明里暗里地抒发对时政的不满,是非常不利于新政推行的。那么他究竟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句子,才招致如此后果?

"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是《湖州谢上表》,是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向宋神宗道谢的谢表,其中有一句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苏轼讲,陛下应当知道他不适合时政,与当下的新派人物不合,明确地表达了对新法的不满。随后,御史台诸官一齐弹劾苏轼,就连一直欣赏苏轼的神宗也坐不住了,默许批准御史台逮捕苏轼。

纵然苏轼在诗词里乘风破浪,可面临着现实里碰一碰的危机,他还是心存胆怯的,就在勾摄官到达的那一刻,"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在押送途中,苏轼曾想过投水轻生,但以失败告终。因为他十分清楚,一旦罪名成立,等待他的就是黄泉之路。御史台上,众审员开始一一罗列苏轼的罪状。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宋代实行青苗法,即官府贷款给农民种地使用,这本来是一项好政策,却因手续极为繁琐而引起不少怨言,苏轼便夸张地说:要办下这贷款来啊,一年至少要半年待在衙门里办手续!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宋神宗施行盐禁政策,导致一时食盐紧张,百姓无盐可吃。苏轼便引用了"闻韶忘味"的典故,说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入迷得三个月不知肉味。苏轼移花接木:为啥我要听《韶》来解味呢?实在是因为三个月没吃过盐了!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汉、唐、宋选拔人才都有明法科,即对当朝法令知识的考试,宋神宗尤爱此道,更以新颁布的法律知识来考核官吏的政绩。苏轼便说,就算你读了万卷书,但不读律法,那也是白费!苏轼认为以明法来课试郡吏,根本就不合理嘛。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宋神宗兴修水利,但劳民伤财颇多,苏轼便暗讽其曰,假如海神知道君王的旨意,应该会把盐碱之地变成肥沃的桑田。后来在审理中,苏轼亲口承认此两句诗的确有讥讽之意,是为"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

证据确凿,罪名成立,御史台继续深入挖掘,发现了苏轼更多的讥刺内容,作品总数高达一百多首,牵连者多达39人。监察官一致认为,苏轼蔑视朝廷礼法,必须处以极刑,但由于后来不少人都为他求情,就连老对头王安石都亲自出面调解,最终苏轼免于一死,被流放黄州。

宋神宗是个有想法的君王,他之所以支持变法,就因为他内心有所坚持,想要把大宋推向更鼎盛的浪潮,这是一种未知的尝试,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总比故步自封来得要好。但苏轼却总是提出反驳,总是唱反调,对朝政种种策略予以抨击,这自然会引起皇帝以及群臣的反感。假如小解是宋神宗,估计也看不惯苏轼的这派作风吧。

不过,苏轼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纵然身经大风大浪,依然不屈服,保持心胸豁达,朝着自己向往的生活飞去:"几时归去,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